目前分類:東西史學 (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王爾敏《史學方法》

王爾敏史學方法

【原文 p.192~194】「傅氏宣揭此項宗旨,言語堅定,信念絲毫不苟,即明確指出方向,並嚴格標示成規。望風承流著,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一言及解釋,即必動色相戒等而下之,尤不免氾濫其旨,信口雌黃。如民國四十六年勞榦所撰一篇「歷史的考訂與歷史的解釋」,其中一面批斥解釋,一面又不斷自犯規條,亂加解釋。一面動色相戒,反對知來,一面又屢屢預言未來。茲略舉數處。如其開宗明義第一段話所謂: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曾瑜《大家說歷史:王曾瑜說遼宋夏金》

王曾瑜說遼宋夏金

【原文
p.170歸納個人的論著,一些重要的論點可列舉如下: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b)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

【原文 p.244】「……他(按:指《後漢書》作至者范曄)王充、王符、仲長統三位唯物思想家合傳,說王充《論衡》「釋物類同異,正時俗嫌疑」,王符《潛夫論》「指訐時短,寸讁物情,足以觀見當時風政」,說仲長統所著《理亂篇》《損益篇》《法械篇》都「有益政者」。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a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

【原文 p.243】「第三,范瞱的歷史評論還表明了他在歷史觀上的樸素唯物傾向。他 批評佛教『好大不經,奇譎而已』,『故通人多惑焉』。他批評種種方術『斯道隱遠,玄奧難原,故聖人不語神怪,罕言性命』;方術怪誕之論『鈍盜虛名,無益於 用』,不過是有人『希之以成名』的工具罷了。他對武帝『頗好方術』,光武『尤信讖言』,桓帝『修華蓋之飾』,都採取批評的態度。他極少講『天命』,即使講 到了,也是採取保留的態度。他說:『天命符驗,可得而見,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歸於信順乎!』他是把順乎天、信乎人結合在一起來看待的。這裡多 少帶有一點折衷的色彩,但范瞱總的思想傾向不是折衷的,所以直到臨死前還說:『天下決無佛鬼!』」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梓《從黃帝到崇禎:二十四史》

從黃帝到崇禎:二十四史

【原文p.6162】「裴氏(松之)在《上三國志注表》中,曾經自己超過於正文三倍的注文歸納為四類……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二冊

杜維運 中國史學史 第二冊

【原文
p.50】「……裴松之治史採用了簇新的史學方法。「上搜舊聞,傍摭遺逸」,引書至兩百種之多,完全符合近人治史先廣泛搜集史料的原則,以致原文超出陳壽原書數倍,其保存歷史之功,與三國志實相若。」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後藤克典制作,【日】有限會社オフィスJ.B編,黃昱翔譯《CG再現.三國志》

CG再現三國志

【原文p.108】「陳壽所著《三國志》雖以據實描寫的內容獲得當代極高評價,但此書卻也因記述簡略、內容枯燥而招致批而評,為此,南朝宋文帝遂於5世紀中葉,命裴松之為《三國志》作註,裴松之於是運用了140種以上的古文獻,在書中加入了數倍於本文的註解,今日所通行的《三國志》版本從此誕生。」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連根藤著,洪金珠譯《中國人的真面目》

中國人的真面目

【原文p.31】「……「哲學」一辭亦是日本人所創造的,此外還有很多用語都是,譬如「歷史」亦是。也許有人會覺得意外,何以歷史之國的中國,竟沒有「歷史」這個用詞。原來中國語中只有「史」這個字,「史」於書寫時還好,一旦說出時,同音異字過多,非常不便。」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E.J. 湯普遜《歷史著作史》上卷第二分冊 

歷史著作史

 【原文p.714】「馬基雅維利的偉大繼承者和唯一可以和他匹敵的是弗蘭西斯科.基察第尼(1483~1540)。基察第尼是弗羅倫薩人,於1482年3月6日在這個城市出生。」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三宅崇廣著,黃文玲譯《破解三國:智謀升級的人性攻略本》

破解三國:智謀升級的人性攻略本

【原文p.7】「自從西漢司馬遷寫了一本從黃帝記載到西漢初年的《史記》以來,在中國,只要某個朝代滅亡,下個朝代就會有人編纂前朝歷史,這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慣例:凡是朝廷官方記載的史書,就稱為「正史」;而編纂「正史」,也是這個朝代為「正統政權」的證明。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向陽《經典躺著讀-從《詩經》到《圍城》》

經典躺著讀

【原文p.137】「(羅貫中)作為一個作家,當他面對一大堆過於豐富的素材,是幸運呢還是不幸?反正羅貫中就是這樣在幸與不幸之間的作家。在他之前,除了《三國誌(志)》」,以及比正文還龐雜字數還多的裴松之的註釋材料,還有一部粗具規模但文字簡陋的圖文並陳的《全相三國誌(志)平話》,以及宋元以來上演的三十餘種三國戲,以及更多的不見於文字的民間說話。」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海出版社編輯部編《怎樣讀史書》

怎樣讀史書

【原文 p.12】「「正史」的名稱,最初見於《隋書.經籍志》,指的是紀傳體史書。」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尹達《中國史學發展史》

尹達中國史學發展史

【指疑】依書中內容所示,作者對史學的相關知識不可謂為不豐,可惜其書的目錄之編法是:「奴隸社會的史學」、「封建社會的史學」、「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史學」……僵化的機械感十足,讓人深感遺憾;更何況如果作者是依據所謂馬列史學的「歷史階段」之「公式」來為史學分期,實際上不管是馬克思還是當年蘇共的史學理論,原來都不是這樣分法-此處尤指所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史學」一詞簡直不知所云。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凌雲《讀史入門》

許凌雲 讀史入門

【原文p.3334】「從體例上說,陳壽寫《三國志》分魏、蜀、吳三志,並且用「三國」名書,表現了三國鼎立的歷史實際。……而裴注則著重於對原書史實加以增補和考訂。他(裴松之)採集群書不下二百二十多種,引證材料完整,注文條目豐富,文字總數超出正文的三倍。……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傑文、傅永軍《經學十二講》

經學十二講

【原文 p.148】「因鄭玄在詩經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他的詩箋一出,遂風行一時,加速了三家《詩》學的消亡。從此《詩》學領域由四家爭鳴變成一家獨尊,而鄭箋氣勢又遠在毛傳之上。魏晉時的王肅亦是通學時代的卓犖人物,他喜賈、馬之學,而厭惡鄭氏,說《詩》往往有意與鄭玄立異,《詩》學研究由先時的今古之爭一變而成為鄭、王之爭。《四庫全書總目》曰:『王肅作《毛詩注》《毛詩駁議》《毛詩奏事》《毛詩問難》諸書,以申毛難鄭。歐陽修引其釋《衛風.擊鼓》五章,謂鄭不如王。王基又作《毛詩駁》以申鄭難王。王應麟引其駁《苢芣》一條,謂王不及鄭。晉孫毓作《毛詩異同評》,復申王說。陳統作《難孫氏毛詩評》,又明鄭義。袒分左右,垂數百年。』這一漫長的學術爭論隨著《毛詩正義》的出現而宣告結束。《毛詩正義》由孔穎達主持編撰,……。此書是漢魏六朝《詩》學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韶蓉、李劍波編《經史說略》(e)

經史說略-二十五史說略

【原文 p.481(《元史》部分,陳高華執筆)《新元史》搜羅資料相當豐富,有不少可供參證的地方,「然篇首無一字之序,無半行之凡例,令人不能得其著書宗旨及所以異於前人者在何處,篇中篇末又無一字之考異或案語,不知其改正舊史者為某部分,何故改正,所根據者何書」。《元史類編》、《元史新編》、《元史譯文補正》、《蒙兀兒史記》都採取史文加注的辦法,使讀者便於查考,易於鑒定得失,這是一個好的傳統。《新元史》改變了這一做法,全書不注出處,不僅給讀者造成不變,而且降低了本身的科學價值。」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韶蓉、李劍波編《經史說略》(d)

經史說略-二十五史說略

【原文 p.281(《南史》、《北史》部分,高敏執筆)《南史.范縝傳》則增補了他(范縝)不肯「賣論取官」的一段對話,表現了古代唯物主義者的鬥爭精神與崇高品德。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韶蓉、李劍波編《經史說略》(c

經史說略-二十五史說略

【指疑】不知何故,原書p.223(《周書》部分,何德章執筆)幾度將公元紀年寫錯,如唐太宗貞觀三年當為公元629年,誤為622年;貞觀十年當為公元636年,誤為629年;貞觀廿年當為公元646年,誤為629年。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韶蓉、李劍波編《經史說略》(b

經史說略-二十五史說略

【原文p.86】(《三國志》部分,高敏執筆)經過裴松之注後的《三國志》,份量大增,只注文所引史料,就超出《三國志》正文數倍,從而使裴注的價值還高出《三國志》本身。……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韶蓉、李劍波編《經史說略》(a

經史說略-二十五史說略

【原文 p.63(《後漢書》部分,周天游執筆)就體例而言,《後漢書》創立了《皇后紀》。雖然范曄是以華嶠《後漢書》為藍本,遵從華矯「皇后配天作合,前史作《外戚傳》,以繼末編,非其義也,故易為《皇后紀》,以次帝紀」(《晉書.華嶠傳》)的觀點,但他的主旨卻更存高遠……要人們正視「東京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巒帟,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禍速」,而「湮滅連踵」,「淪亡神寶」,卻不自知的歷史教訓,所以更具有警世的意義。……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