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羅吉甫《三國大謀略》

三國大謀略

若沒記錯,三國故事早先在台灣書市上開始發光發熱時,似乎是以三國史實或演義中的「謀略」
故事(與「人物」)為主題打前鋒的。這本《三國大謀略》的整體份量不算很多,用字也很淺白,不過從字裡行間卻可以讓人感受到作者顯然是在三國史上著力甚深,再加上「謀略」(作者言明「以正史所載為主、並參考部分可信的野史,排除《三國演義》等小說家言」)之為「主流」話題,每章的設計又多半維持著一定的篇幅,讓讀者(包括各年齡層與不同程度)讀來毫不費力,故有助於它在市場上取得一定的成績,算是相當不錯的一本大眾讀物(本書另有簡體字版發行)。

本書原名《
謀略三國:一一四則智術典範》(02/16/1998初版一刷),在改版後改成現在的名稱,然而全書並沒有對這樣的改變作充分說明,而只是在版權頁上打出一個「原實用歷史叢書118《謀略三國》」字樣,因此讀者若不注意,恐怕會誤以為是原書以外的另一本新作。比較起來,例如馮爾康《雍正繼位新探》(中國,天津人民出版社)之原名為《雍正繼位之謎》(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台北有雲龍出版的正體字版),而在改版後更易為「新探」之書名,於此作者不但在改版的序文中註明清楚,甚至還對新版的內容作了如何改變一一交待。相較之下,筆者相信後者的做法較能讓讀者感到方便。

再者,本書的原序在談「大謀略」時說:「
本書是『大謀略史』系列中成書最早的一本。之所以稱其『大』,除了其範圍之大,取材時間縱橫整部中國歷史之外,更指部分主角人物謀略之深遠,眼界之寬廣。」(見p.9)並且所舉的例子是諸葛亮的「隆中策」與「聯吳抗曹」、魯肅給孫權「鼎足中原,占據荊州,控制整條長江,進而爭霸天下」的建議,及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挾天子以令諸侯」等。準此,則書中所列的114樁計謀諸如:
比手畫腳,孫堅隻身逐寇」、
出城練箭,太史慈突圍求援」、
曉以大義,程昱說服靳允」、
隨手一指,曹操幸運脫險」、
坐失良機,呂布殞命下邳」、
以兵為餌,曹操誘斬文醜」、
易容有術,李孚出入自如」、
挑撥父叔,曹操演技精彩」、
捨水上山,馬謖兵敗街亭」、
明察秋毫,孫亮定罪黃門」……

等等,太多了,似乎是把這個「大謀略」講小了,因為後列的幾個「計策」怎麼能與諸葛亮、魯肅、曹操的真正「大謀略」相提並論?當然,作者也講了,「本書選錄一百一四則謀略故事,裡頭有思慮周詳的策略規畫,有神出鬼沒的作戰兵法,走犀利靈巧的言語機鋒,有料事如神的錦囊妙計」(同見p.9),問題是部分內容就所謂「範圍之大」、「謀略之深遠」、「眼界之寬廣」的考量來說,似乎太過於放大了,或許原來的書名「謀略三國」比較符實吧?

以下復就幾處敘述提出討論,所取頁數皆來自台北的遠流出版社在08/01/2006(二版一刷)出版的羅吉甫《三國大謀略》一書:


*********************************************************************

【原文p.1~6】
(新版序)「謀略學有兩個最重要的特質,一是靈活,一是長遠。……美國有位很不一樣的成功學大師,名叫丹.甘迺迪(Dan S. Kennedy)。他寫過一本書,中文譯為《姿勢不對,照樣得分》……他要強調的,不是傳統觀念對不對,而是提醒大家,不要盲從。
某些既定的古老智慧或觀念,似是而非,卻形同金科玉律,主宰我們的思維,使我們無從反省,反而失去很多成功的機會,從這本書的英文書名No Rules就可知道,他鼓吹的不是要套公式,寧可勇敢打破規則,不要走安全的老路。從謀略的角度來看,丹.甘迺迪的觀點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聰明反被聰明誤。謀略要想得深,看得遠,再來談子午谷出兵的爭議吧!……不是不必攻打長安,而是不必急著直取長安。……魏延想的是戰術,諸葛亮想的是戰略。查一下諸葛亮五次用兵的路線,他根本沒有直取長安的意思。尤其頭一次出兵最為明顯,最靠近長安出兵路線的是疑兵,主力部隊迂迴往西,繞了好大一圈。所以你問我如何攻長安,我支持首次北伐的方案……諸葛亮的打法,可貴的不僅在穩紮穩打,避免全軍覆沒的危險,更重要的是兼顧後勤補給和形成犄角,這是永續經營的保險方案。保守,但是保險。奪下涼州,覬覦關中,只要掌控南中、蜀中、漢中、涼州、關中,兵源、糧粖、財務便有和曹魏長期抗衡的本錢。這是諸葛亮先平南中,再不斷指向涼州,並未採納魏延建議直取長安的戰略布局。……諸葛亮的布局深謀遠慮,不細察不易發現。用眼光宜遠,此謂之『大戰略』,不是小聰明,不是小伎倆。

【指疑】乍看之下,這段文字似乎沒有問題,但是多讀幾次後,卻讓人覺得不很對勁。依作者之說,不管諸葛亮的布局如何天機高妙,反正他最後就是想要攻下長安,不是嗎?那麼魏延的子午奇計,無論是戰術也好,是戰略也好,不是恰恰才比較接近作者所鼓吹的「
No Rules」?意思是說,魏延的打法不是「穩紮穩打」的,也沒有像諸葛亮的「疑兵」、「迂迴」什麼的,但是為什麼他就不能符合作者褒美的條件-「勇敢打破規則」?為什麼他「不走安全的老路」,所以就是「小聰明」、「小伎倆」?相形之下,倒反而是諸葛亮的什麼「兼顧後勤補給和形成犄角」、「保守,但是保險」、「只要掌控南中、蜀中、漢中、涼州、關中,兵源、糧粖、財務便有和曹魏長期抗衡的本錢」……等,不才更像是作者講的「套公式」、「走安全的老路」嗎?

筆者在此並不是真的全然贊成魏延的計策,只是認為作者此文的立論邏輯似乎有待商榷,在此請教。

*********************************************************************

【原文p.259~262】
「南中地區即今四川南部、雲南東北部和貴州西北一帶,這裡住著少數民族,漢人稱之為『西南夷』。蜀漢政權在南中設有四個郡
,原先安然無事,卻因少數豪強煽惑門眾生事,令諸葛亮十分困擾。……南中地區的四個郡都被平定,諸葛亮仍然任用原來的首領為四郡的地方官。……於是諸葛亮網羅孟獲等當地知名人士,任命為地方官吏。從此以後,在諸葛亮有生之年,南中地區的夷族在也不曾反叛過。

【指疑】或許是因為《三國志.蜀書.後主傳》有謂「
丞相(諸葛)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故可能會有些人以為南中僅有四郡,其實蜀漢在諸葛亮南征的時間點上,依今世學者的整理,可知南中地區是設有五郡,分別是益州、永昌、牂柯、越嶲、朱提,只不過是因為朱提郡(原犍為南部都尉轄地)未參與叛亂起事,所以不在所謂「南中四郡」中,故前引文作者所謂「蜀漢政權在南中設有四個郡」是不夠精準的說法。

復由於南中的地位重要(某些學者視之為「西蜀的後院」),諸葛亮於南征勝利後對該地區的行政區域又作了若干調整。再說作者說諸葛亮南征後,「在諸葛亮有生之年,南中地區的夷族在也不曾反叛過」,此種說法想當是出自《三國志.馬良傳》注引《襄陽記》所說
:「……(諸葛)亮納其(馬謖)策,赦孟獲以服南方。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不過所謂「南人不復反」已為後世學者認定與後來所發生的史事不相符合,因為其後至少有以下事件發生:

※《三國志.李恢傳》:「南土平定,(李)恢軍功居多,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鉏盡惡類,徙其豪帥于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于時費用不乏。建興七年,以交州屬吳,解恢刺史。更領建寧太守,以還本郡。」


《三國志.馬忠傳》:「(建興)十一年,南夷豪帥劉冑反,擾亂諸郡。徵庲降都督張翼還,以(馬)忠代翼。忠遂斬冑,平南土。」


《三國志.張嶷傳》:「初,越嶲郡自丞相(諸葛)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殺太守龔祿、焦璜,是後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安上】縣,去郡八百餘里,其郡徒有名而已。」

又說
:「蘇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復反。嶷誅逢。……渠死,諸種皆安。又斯都耆帥李求承,昔手殺龔祿,嶷求募捕得,數其宿惡而誅之。」

其中有幾條記載明顯是發生於諸葛亮仍然在世之時,可知前引文所說「
在諸葛亮有生之年,南中地區的夷族在也不曾反叛過」是不正確的,可惜作者沒有把握改版的機會予以修改。

*********************************************************************
【原文p.264】
「魏明帝曹叡得知吳軍用兵江夏,群臣都認為應立即發兵救援,唯明帝獨排眾議說:『孫權的軍隊長於水戰,他們如今敢下船陸戰,無非料定我軍無準備。但目前文聘已經據城堅守。根據兵書,進攻的一方要比防守者多出一倍才能攻取。
孫權無法在短期內打垮文聘,他絕對不敢久留。』」


【指疑】引中所言曹叡之語當出自《三國志.魏書.明帝紀》,原文說
:「(孫)權習水戰,所以敢下船陸攻者,幾掩不備也。今已與(文)聘相持,夫攻守勢倍,終不敢久也。」可知曹叡但言「攻守勢倍」,並未點出「兵書」,而就算是講「兵書」好了,我等但知《孫子.謀攻篇》說的是「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這與作者講的「進攻的一方要比防守者多出一倍才能攻取」並不相同,未知作者之論究竟出自何典?

*********************************************************************
【原文p.291】
「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展開第五次伐魏行動時,另外派遣使者到吳國,相約同時出兵,夾攻曹魏。數月後,吳王孫權率軍進駐巢湖口,目標指向合肥新城。」


【指疑】此事當發生在魏明帝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作者說孫權是「
吳王」,其實當時孫權已稱帝(公元229年),說「吳主」或許較能讓人接受-像《資治通鑑》即是用此筆法。說起來,這也許只是「語病」的問題,但是一個歷史學家,筆下文章本來就必須比一般人好,否則一字之差可能謬以千里,恐將造成讀者對史實的誤會。

*********************************************************************
【原文p.324】
「三國分立的局面,終於在公元二六三年結束了。這一年,蜀漢為魏國所滅。……魏軍西路以鄧艾牽制姜維,中路由諸葛誕
統領,居中切斷蜀軍的東西連線;鍾會則率領東路軍,直取漢中,奪劍閣,撲成都。」

【指疑】文中的「諸葛誕」顯係「諸葛緒」之誤。

*********************************************************************
【原文p.334】
「……再過幾年,晉武帝司馬炎見時機成熟,決定大舉南征。結果一如羊祜所預期的,東吳的軍隊並未加抵抗
。晉軍一路告捷,最後攻進吳都建業,東吳亡國,結束了九十多年的分裂局面。」

【指疑】晉軍大舉南下時,東吳未必是作者所說的「未加抵抗」,而該說是「抵抗不成」或「無力抵抗」才對(吳軍並非率皆望風而降)。此事史書多有記載,最速之法,請參看《資治通鑑.晉紀.武帝太康元年》即可知曉,不待餘言。

*********************************************************************


以上所言純係就書論書,就事論事。若有訛誤偏差,誠願有識者不吝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