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沈伯俊《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原文 p.27~28】「……三、從版本型態的角度來看,《三國演義》的版本主要有三個系統:
1.《三國志傳》系統(又可分為繁本、簡本兩個子系統);
2.《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
3. 毛宗崗父子評改本《三國志演義》系統(毛本雖然源於明本,但因面貌已與明本大有區別,故自成一個系統)。


此外,「李卓吾評本」雖然屬於《三國志通俗演義》,但因其承先啟後,獨具特色,乃是後來一些重要版本的底本,也可視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重要的子系統。

四、從版本演變的角度來看,《三國志傳》與《三國志通俗演義》兩大系統是分別傳承嬗變的(二者之間也互有借鑑吸收),……《三國志通俗演義》……代表了《三國》版本演變的主流,其演進的主要軌跡是:羅貫中原本→周曰校本或夏振宇本→李卓吾評本→毛本。


【指疑】引文作者就「版本型態的角度」將《三國演義》的版本分為《三國志傳》系統、《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與毛宗崗父子評改本《三國志演義》(簡稱毛本)系統,並特別提到「李卓吾評本」,這樣的分法自有他的理由,不過筆者在此稍作補充如下:

作者所列《三國志傳》與《三國志通俗演義》誠然可說是各為一個「系統」,但是毛本不一樣,而只是一個獨立性的「版本」,因為自毛本之後並無自毛本後續發展的通行版本,本身未足成為一個系統。再者,作者說毛本是源於明本,而此明本已被一般研究認定是《三國志通俗演義》,而作者又說「李卓吾評本」也是系屬《三國志通俗演義》,可見「李卓吾評本」和毛本其實是「系出同門」的(註),只不過是引文敘述的處理方式,前面是以「版本型態」的角度說「李卓吾評本」可視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重要的子系統,後面則以「版本演變」的角度又說毛本是由「李卓吾評本」演進而來,那麼依此來看,就實際的演變來說,毛本其實就是該歸在所謂「李卓吾評本」的「子系統」內了,不是嗎?那麼又何來毛本自成一個系統之說呢?

【註】關於《三國演義》的版本,原有各家學者的研究,不過一般是將夏振宇、周曰校的刊本與李卓吾的評本列在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後,其中在李卓吾的評本以次,有學者又將之分為毛宗崗評本、遺香堂刊本(與李漁評本)及寶翰樓刊本(與鍾伯敬評本)等。由此可知目前的研究可能各家在見解上不盡相同,但是說李卓吾與毛宗崗的評本俱是出自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的系統則應該是可以確定的,且目前的學者通說是認為毛本應是發展自李卓吾評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