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丁燕石《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5/5)

1385138100-1267414571

以上說完了所舉的幾個歷史議題後,且再就丁書中出現的幾個疑問與讀者們試商榷如下:

一.「努爾哈赤自稱英明汗」的疑問

丁書說:「一個關外遼東的建州左衛,還不抵關內一個三等小縣,在努爾哈齊僅以十三副遺甲起兵,率領家族兄弟子侄,統一女真族,然後以七大恨告天,與龐大無比的大明帝國為敵,建立後金國,自稱『英明汗』,開啟了動搖大明帝國的原動力。」(p.136

筆者猜測文中所謂努爾哈赤「自稱『英明汗』」可能是源自《清史稿.卷一》所說:「天命元年丙辰春正月壬申朔,上(努爾哈赤)即位,建元天命,定國號曰金。諸貝勒大臣上尊號曰覆育列國英明皇帝。」或是其它記載。查「汗」字的意義可以指「帝」(如清宮大內所藏滿文老檔稱明神宗為「明之萬曆汗」),也可以指「王」(如俺答之受明穆宗封為「順義王」),可知「英明汗」和「英明皇帝」是可以通解的,只不過是研究顯示努爾哈赤所建的國號及位號曾經歷過幾次更改,而他對外的自加稱號分別是:
女直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萬曆廿四年)
女真國龍虎將軍」(萬曆廿九年)
建州等處地方國王佟」(萬曆卅三年;致書朝鮮)
建州等處地方世效邊疆龍虎將軍」(萬曆卅三年)
建州國汗」(萬曆四十六年)
後金國汗」(萬曆四十七年;致書朝鮮;始用天命年號)
後金國汗」(萬曆四十八年;明臣熊廷弼收到招降榜文)
大金國皇帝」(天啟元年;「大金國駙馬」李永芳致書朝鮮邊將)
大金國皇帝」(天啟六年;致書明臣毛文龍)

以上,由於未見努爾哈赤對外(包括對明朝、朝鮮、毛文龍等)使用「英明汗」或「英明皇帝」的稱號,不知《清史稿》資料的根據在哪裡呢?但願有識讀者能夠指點一二。

二.所謂「博望坡第一功」的可能誤引

丁書說:「在戰術方面,洪承疇也以他多年與李自成作戰的經驗提出意見。他具體說:『初明之守邊者,兵弱馬疲,(清軍)猶可輕入;今恐賊遣精銳,伏於山谷狹處,以步兵扼路,我國騎兵不能履險。宜於騎兵內選作步兵,從高處覘其埋伏,俾步兵在前,騎兵在後。比及入邊,則步兵皆騎兵也,孰能禦之!若沿邊仍復空虛,則接踵而進,不勞餘力。』這是洪承疇多年來與李自成交手所得的寶貴經驗,如今傾囊相授,與諸葛亮博望坡前立下的第一功相較,似不遑多讓。」(p.156

丁書在前面(p.143152)將漢人謀士范文程為多爾袞在入關前的獻計比喻為「隆中對」也就算了,但是上言中所謂諸葛亮的「博望坡前立下的第一功」其實只是小說裡的情節,並不存在於史實。原來博望是漢置縣名,屬於荊州南陽郡,故城在今河南方城縣西南;至於「博望坡」乃是杜撰的地名,否則或許是指「博望縣附近的山坡」吧?今本《三國演義》第卅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裡,敘述諸葛亮方初出茅廬,而曹操令夏侯惇領于禁、李典、韓浩、夏侯蘭等引軍十萬來攻劉備,結果諸葛亮設伏於博望坡,以火攻之計大敗曹軍,《三國演義》的作者並以「直須曹公驚破膽,初出茅廬第一功」來形容,而諸葛亮更因此役而得到關羽與張飛的敬服。

然而依據《三國志.卷卅二.先主傳》的說法,是「(劉表)使(劉備)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而此事在《三國志.卷十八.李典傳》則說是「劉表使劉備北侵」,然後曹操派遣夏侯惇等人前往迎戰。然而無論如何,此事發生的時間,依照《資治通鑑.卷六十四》的記載,乃是發生於獻帝建安七年,與諸葛亮之出山於建安十二年前後相差有五年之多。

因此我們知道所謂「火燒博望坡」的真相,乃是劉備自己燒屯(註:屯者,營壘也)遁走,引誘夏侯惇與于禁前來追殺,然後以伏兵將它擊破。這一切與諸葛亮沒有關係,因為當時他還高臥於南陽隆中,尚未出山,所以丁書此處所謂「博望坡前立下的第一功」乃是誤引。拙見認為前列原段的末句若改為「『與小說裡的』諸葛亮博望坡前立下的第一功相較,似不遑多讓。」大概就沒有問題了。

三.關於當時中國人口數字的出入

丁書說:「(多爾袞)信誓旦旦,令出必行的『蕹髮令』,竟然在短短二十多天就完全廢止,說他是『順應民意』嗎?當然是的!說他是出自內心『以文教定民』嗎?當然不是!大清十幾萬八旗軍,入關以後,落在上億人口的中原大地上,簡直像滄海之一粟。」(p.235

其中所說的「大清十幾萬八旗軍」固然近於事實,因為當時入關的清軍人數一般認為是十四萬人(一說十萬五千)左右,但是所謂「落在上億人口的中原大地上」一語則似乎有待商榷,因為以筆者淺陋,一時尚看不到有明朝時的中國人口可達「上億」的記載;另有資料顯示清朝順治十二年時的人口大約是一千四百餘萬,因此若說明朝崇禎十七年(即順治元年)時人口「上億」,而到了十二年後卻迅速縮水成十分之一左右,其可能性如何可待商榷。

當然,丁書所說的「上億」或許也只是約略之詞,如《明史》說明朝萬曆六年的人口統計是「戶一千零六十二萬一千四百三十六,口六千零六十九萬二千八百五十六」,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一書則說明朝若干時期的人口可達九千餘萬(待考),而這與「上億」之數距離不大,然而無論如何,以明朝末葉時期的流寇勢盛,盜賊峰起,再加上災害頻仍(如丁書提到從萬曆到崇禎的七十二年間,發生災害的就有六十三個年頭p.55),歲饑民貧,天下大亂,那麼在這麼多天災人禍的情況下,自然直接影響到人口的數字。因此說清軍入關時「中原大地」的人口「上億」,其可能性如何實有待商榷。

四.吳三桂反清史事的參考


丁書說:「朝廷上下一見三藩舉動一致(按:指請求撤藩),形同要脅,頓時像捅了馬蜂窩似的議論紛紛。有的持強勢態度,認為正好順水推舟,全予照准,以除後患;有的則憂慮三藩勢力太大,一旦有變,將難以收拾,釀成大禍。最後,皇帝(按:指康熙)毅然裁決:『三藩等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p.267268

又說:「就在吳三桂接到『撤藩』諭旨後,於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黎明,殺死了皇帝派來的耳目—雲南巡撫朱國治,囚禁了拒不聽命的官員,自封為『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p.268

上述談到吳三桂起兵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而不提「周王」的稱號是正確的,這在《清實錄.卷四十三》《東華錄》、《平定三逆方略》等書裡可以找到根據,至於說吳三桂起兵時自稱「周王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原是《清史稿.卷四七四.吳三桂傳》中發生過的錯誤。

不過,丁書提到康熙有「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之語可能有些問題。查《清史稿》吳三桂本傳說:「(按:指康熙)曰:『三桂蓄異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此與丁書所說可謂一致(只是有部分文字出入而已),然而根據學者郭超先生的研究,所謂康熙此語在清朝諸官方史書裡皆不見記載。他認為這句話的來源可能是出自於道光年間的昭槤(滿人)所寫的《嘯亭雜錄》,其中說:「吳、尚等蓄彼凶謀已久,今若不及早除之,使其養癰成患,何以善後?況其勢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制之可也。」至於昭槤立此說的根據又是為何呢?原來他本人是當年曾經參加平定三藩之亂的一方統帥後裔,所以才能聽到「家庭長上所說」,從而演繹《平定三逆方略》一書所言兼採用《漢書.吳王濞傳》的記載(說晁錯指出削藩之舉是「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復經過後人的口傳與筆記加工,最後其說獲得《清史稿》採用。

只不過是《嘯亭雜錄》一書畢竟只是個人筆記性質,不能算是正史,因此康熙是否曾發此語仍然不能算是定論。事實上丁書之言實有一定的根據,而筆者也絕非意在挑剃,只是提供一說以供讀者參考,並願以此就教於四方學者專家。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