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疑案:唐德剛著,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編《中國之惑新編》

中國之惑新編

【原文p.4647】「那賺得知識分子盡白頭的唐太宗,本是最自私的。但是他底辦法卻最合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行為科學的原則。……
在貨幣市場中,劣幣總是驅逐良幣。在名利市場中,則壞人就要擠掉好人。不然,你就得有個公平合理、自由競爭的制度。唐太宗在這方面的貢獻便是革除六朝時留下來的「壞人擠掉好人」的保舉制度而代之以不講人事關係的、公平合理的考試制度。他這一制度是符合漢武帝的原則,他對知識分子的通性有周到的照顧。
唐代的「明經」和「進士」,在明清兩代,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成為「八股取士」。……
總之,唐太宗這一發明,不但在中國千年未廢,它還於十七世紀傳到西歐,搬到北美,現在還在沿用。吃盡苦頭的洪秀全,一旦做了天王,也開科取士,還點了個女狀元。不會作八股文的孫中山,也很嚮往科舉,並列為他的《五權憲法》中的五權之一。」

【指疑】前引文作者這段話雖未明言,但是似乎他是認為是唐太宗發明「科舉制度」,從而「革除六朝時留下來的「壞人擠掉好人」的保舉制度而代之以不講人事關係的、公平合理的考試制度」的了,問題是我們知道中國的科舉制度是首創於隋代,並非出自唐太宗之手(註)。

【註】前引文中提到的「明經」和「進士」二科,這些科目本身都是創自隋朝。隋朝創建科舉制度,並設立「秀才」、「明經」和「進士」三科,其中前二者乃是承自前代,末者則為新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