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施寄青《續.當頭棒喝-施寄青與紫靈破解現代奇案》

續當頭棒喝-施寄青與紫靈破解現代奇案

本書延續了前書(註)的風格,乃以「因果報應」為主題而發,其間穿插了不少因果故事的敘述以明其旨。凡此且就宗教的眼光來看,頗有警世的精神與勸世的作用。

本書讓我個人有些疑義的是作者前面說「輪迴轉世的目的」是:
一是學習愛人,
二是學習獨立,
三是做自己的主人」(見p.171

不過後面又提到:
輪迴轉世的目的是角色扮演,從帝王將相到販夫走卒,大家輪流演。……只有這麼演才能讓眾生體會人生如戲,明白世間榮辱不過是過眼煙雲,有何好執著的?……p.312

由於傳統的觀念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有「因緣罪報」的業力作用,於是在這樣的觀念下,一個人能夠成為「帝王」或「平民」、「布衣」或「卿相」者,不就是由自己的前世「因果」來決定嗎?那麼這一切又如何能說是「大家輪流演」的「角色扮演」呢?因此是不是應該說,所謂「角色的變換」只能說是輪迴轉世的一個「結果」呈現,而不是它的「目的」才比較合理吧?

另一方面,本書中有些事例有待討論,以下僅此列出幾則供為讀者參考:

*********************************************
【原文p.69】「日本的禪宗有兩派:一是曹洞宗,一是臨濟宗;曹洞禪以「只管打坐」為重點,而臨濟禪以「見性」為目標。結果許多臨濟宗的僧人、居士為「禪病」所侵,卻以為那是「覺悟」。」

【指疑】日本佛教的派別或稱十三宗,或稱廿宗,其中屬於禪宗的是曹洞宗(創者希玄道元)、臨濟宗(創者明庵榮西)和黃檗宗(創者隱元隆琦),合稱日本的禪宗三派。以觀引文作者所言之曹洞宗、臨濟宗,也許意指它們在日本禪宗中是較興盛的,但是若說只有這兩派則有待商榷。

*********************************************
【原文p.217】「……畫面又出現一個官階更高的日本大名打扮的年輕男士,他坐在宮殿中,旁邊櫃子裡掛著日本將軍的鎧甲,表示他是允文允武。……
這時我說:「大名應是幕府將軍,只是不知是豐臣秀吉,還是德川家康或織田信長?」」

【指疑】熟悉日本歷史的讀者都知道,所謂「大名」與「幕府將軍」有所差別,而引文中說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三人中,事實上只有德川家康當過「幕府將軍」(至於本段因果故事中的那位大名又是否即為德川家康則係另一回事,在此不予討論)。

*********************************************
【原文p.219220】「看完博融這世,我們知道他的守護神為何是觀音,但(德川)家康修的是淨土法門,家康每次出巡或出征,都掛著「厭離穢土,心求淨土」的大幡。那這位將軍是家康嗎?」

【指疑】德川家康出戰時所帶軍旗所大書者,似乎應該是「厭離穢土求淨土」(簡稱「厭欣旗」)才對請參看大野信長著,孫玉珍譯《戰國武將家紋軍旗事典》一書p.203之圖示即可知之。

*********************************************
【原文p.221222】「既是如此,我們便轉而看淑芳的前世,一出現的畫面是她穿古代的荊釵布裙在紡紗,家徒四壁,我們猜不透她是誰。接著出現一個將軍,意氣風發,旁邊還站了一個全身武裝、頭戴野雉毛的女將。
紫靈失聲道:「不會是王寶釧吧!真的耶!她住的地方不是屋子,好像山洞。」我說:「那是寒窯。」
那個將軍是博融的另一世,換言之,他們更上一世仍是夫妻。不過薛平貴、王寶釧是戲劇中的人物,難道這齣戲是以真人故事為本嗎?
我說:「薛平貴有可能影射唐朝大將薛仁貴。」
薛仁貴是唐太宗時將領,出身窮寒,其妻為柳迎春,京劇中的《汾河灣》是講他們的故事,其後演變為薛平貴、王寶釧的故事,京劇中有《武家坡》。……

【指疑】毫無疑問地,作者是很清楚薛平貴、王寶釧只是戲劇中的虛構人物的,而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可合理推測這段因果故事理當是不會和薛、王二人有任何關係的,不是嗎?無奈的是在其敘述裡,卻以「畫面」出現貌似薛平貴、王寶釧的戲劇人物去「影射」歷史人物薛仁貴,這樣的安排實在讓人很難接受,特別是如果「靈視」看見的確實都是過去發生過的人與事,那怎麼會出現像薛平貴、王寶釧這樣的「戲劇」畫面呢?又為什麼不直接出現薛仁貴的「歷史」畫面呢?這真是把讀者如我搞糊塗了。

*********************************************
【原文p.244248】「海華的前世很快浮現。他穿著戰袍,騎在馬上打仗,十分英勇。從他及部屬的服飾看來,他是滿人將領。正當酣戰之際,一箭穿心,他從馬背墜下而死。
……
我說:「被箭射死的是皇太極,那個皇后是大玉兒。另一個是多爾袞,也就是皇太極的弟弟。……皇太極還未入關便戰死了。
清史上另有記載,皇太極是突然暴斃的,皇太極的死是一件羅生門。……
我老覺得海華前世是皇太極一事不太能確定,後來采子出現……,她說海華那世不是皇太極,他是另一個王爺,他的太太自然穿著福晉的服裝。而他在入關的戰役中確實是被他太太的情夫趁亂射死,讓人以為他是戰死的。
歷史上的皇太極並非被射死,在戰爭中被射死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是有一天黃昏時坐在大廳猝死的,以今天來看,他應是心肌梗塞而死。」

【指疑】作者既然知道歷史上的清太宗皇太極並非被箭射死,那麼這段因果故事談到皇太極、大玉兒(孝莊后)、多爾袞似乎就失去了意義。再說文中談到的努爾哈赤,其人最後之死因在《清史稿.太祖本紀》中並無明文記載,復因史料不足,歷來有多種說法,或說是在寧遠之戰中被明朝將領袁崇煥砲擊重傷,延至數月後不治身亡;或說是在寧遠戰敗後,幾個月後為此恚恨而死;或說是「疽發於背」而死,而如前引文所說係因「被箭射死」者,則可謂獨家新聞,只不知作者此論何據呢?

*********************************************
【原文p.274】「于謙在英宗於土木堡之變被也先俘虜後,建議立其弟景宗,以面受也先挾制。後也先送回英宗,景宗死後,英宗銜恨于謙,故將一代忠臣及其部將范廣等人殺死。

【指疑】文中之「景宗」當為「景帝」之誤(請參閱《明史.景帝紀》即可明瞭)。

*********************************************
【原文p.295】「印第安部落發生戰爭,馬中箭,依然載著主人奔馳,十分忠心。牠中箭地方是左大腿及心臟,最後力竭而死。這匹馬顯示牠是關公座騎赤兔馬轉世,也是群盛的前世。群盛左腿髖關節常有莫名的疼痛,他心臟日後會有問題。」

【指疑】根據《三國志》《後漢書》之記載,「赤兔」(或作「赤菟」)馬曾為綽號「飛將」的呂布之座騎,但是從來不曾為關羽所有,至於所謂關羽騎赤兔之說,純係出自後世的小說家編造;再說作者又為何能從「印第安部落發生戰爭」連結到「關公座騎赤兔馬」,此為我等所不知也。

*********************************************
【原文p.307】「我常告訴學生,洪承疇比史可法了不起,他幫助清建立典章制度,而史(可法)只是犧牲了揚州城的老百姓。明朝從朱元璋到最後一個明崇禎,沒有一個皇帝是好的。

【指疑】考諸史實,洪承疇對清廷的主要建樹是助其經略江南、湖廣、滇黔等地(於此,坊間不乏專書論及,例如楊海英《洪承疇與明清易代研究》等可予參考),但是說他「幫助清建立典章制度」有如前引文所示者則會不會有些過度放大了他的作用,誠如《清史稿.洪承疇傳》卷末有論曰:「(清朝)國初諸大政,皆定自太祖、太宗朝。世謂(洪)承疇實成之,誣矣。」,則世論之誤解,可見一般。筆者懷疑作者是不是把早年輔佐努爾哈赤、建立各項制度的「范文程」等人和洪承疇混淆了。待解。

補充一點,作者說「明朝從朱元璋到最後一個明崇禎,沒有一個皇帝是好的」,由於此事涉及個人價值判斷,筆者對此並不質疑(事實上我們知道持此觀點者絕對不只作者一人),不過在此提出《明史.孝宗本紀》卷末有贊曰:
……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按:明憲宗年號)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由於《明史》是清朝人編的,看來清朝人對明孝宗的評語並不差,僅此提供給讀者參考。

*********************************************
【原文p.311】「其中最讓我納悶的是我周遭這些每日為生活打拼,為前途憂心的親友、學生,被我拿來當白老鼠實驗的凡夫俗子(包括我在內)。其中不少人前世竟是大人物,有楊貴妃、戚繼光、李時珍、文天祥、史可法、紂王,更有幾個從天界下凡的神童仙女。

【指疑】就和前書一樣,拙見認為本書較難讓人「照單全收」的就是不時把一干名聲「如雷貫耳」的歷史人物放在文中一一現身(而且判定的過程似乎往往單憑臆測的性質多些,未見有很確實的「證據」~包括本書p.228出現的「南詔英主閣羅鳳」、p.292出現的美國國父華盛頓……等皆如是),不知道有多少讀者和我一樣,總是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凡此且交給讀者公評吧~

*********************************************
……

【註】本書的正集為施寄青著《當頭棒喝-施寄青與紫靈破解現代奇案》,相關論述請參考拙篇:
http://fast2008.pixnet.net/blog/post/328195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