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疑案:繆文遠《戰國史系年輯證》

戰國史系年輯證

【原文p.251】「秦始皇二十六年,六國盡滅,天下一統,何以獨衛國尚繼續存在十二年之久?從來無人對此作出解釋。據日本學者平勢隆郎所編《新六國年表》,衛君角21年在前221年,則六國被滅,衛亦同歸於盡。這一千古疑團終於解開了。

【指疑】關於衛國在秦朝時的存滅情況而論,《史記》的記載是:
「(衛)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為始皇帝。二十一年,二世廢君角為庶人,衛絕祀。

文中明明白白地大書「『二世』廢君角為庶人,衛絕祀」,因此後世學者如果無法證明是「秦始皇滅衛,而只是從「紀年」的問題上去做推論,那麼若想如此便推翻秦二世滅衛之說,頂多也只能說是其個人的見解(註),不足以說是解開了什麼「千古謎團」。再者,引文作者談到秦滅六國後而衛獨存,其實這並不能算是單一的例子,且根據清朝梁玉繩《史記志疑》的考證(見p.163),秦始皇吞併了六國,但是並沒有統一天下,因為:
1.
衛國至秦二世元年始絕
2.
楚苗裔有滇王
3.
越諸族子或為王、或為君
4.
閩君搖及無諸佐漢平秦
由此可知衛國續存的現象是無獨有偶的,並非特例,又何足為奇?

【註】司馬遷說秦并天下於衛「君角九年」、君角被廢為庶人於衛「君角二十一年」,日本學者平勢隆郎則說秦并天下於「君角二十一年」,理由是因為改年誤算的原因而造成「衛國國祚被『多算』十二年」(?),這恐怕需要更多的根據吧?特別是如果衛國國祚真的被「多算」十二年,那麼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司馬遷把秦滅六國的時間從「衛國君角二十一年」寫成「衛國君角九年」嗎?衛國國祚被「多算」十二年是從何時算起?又是怎麼算?最後累積的結果會造成衛國末代國君君角的在位時間發生疑義並使司馬遷在寫史時發生誤判?凡此種種,我個人認為無法排除這恐怕只是因為《史記》說的衛國君角「九年」和「二十一年」之間的差別是十二年,於是就讓日本學者想據此而在「十二」這個數字上去尋求附會的可能性,而這一切對讀者來說,或許只是一個「數字迷思」上的效果而已。

事實上根據《史記.衛康叔世家》之記載,可知衛國的國君到了末世時已由「侯」而更自貶號為「君」以託附於大國而藉此生存(請參見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而且不久衛國之所在野王縣又與濮陽一起被併入秦國的「東郡」,換句話說,衛國君角對秦王來說,早就不過只是其地方制度下的一個「縣長」而已(連一「郡」之長都不是;當時秦王甚至還未完成兼併六國的大業),於此我們可以推測或許也正因為這樣,說不定在秦始皇的心目中早就不把它當「國」看待,再加上它的現存政權原是由秦昭王所扶立的,所以向來尊崇曾祖父的秦始皇就不管它了~以上拙見,不知能不能充為一說?誠願以此就教於四方專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