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日】司馬遼太郎著,李常傳譯《一代名將豐臣秀吉》(即武陵版《豐臣秀吉》,或遠流新譯記:天下人豐臣秀吉》)

一代名將豐臣秀吉 上下

這是筆者早年第一次閱讀的有關豐臣秀吉的傳記小說(日文原名《新史太閤記》),同時也是我第一次閱讀的司馬遼太郎的作品。本書原來是星辰出版(分前後篇),後來改由武陵出版(書名改為《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

遠流在2016.07又出版了新譯本《太記:天下人豐臣秀吉》(分上下冊)

天下人豐臣秀吉 上下

本書內容精彩,文字如行雲流水,讓人讀後久久難忘,連帶地對豐臣秀吉這位歷史人物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興趣(不管他的歷史形象是正面還是負面)。

筆者個人覺得司馬遼太郎的歷史小說有個特點,就是它們和其他作者的小說一樣,人物之間也有許多「對話」,不過司馬遼太郎筆下的「對話」卻極其精簡,而是在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上做了最大的發揮,這比起其他也寫「歷史小說」、「時代小說」的作家們那些既不現代、又不古代的彆扭對話來說,司馬遼太郎很聰明地避開了這個尷尬,而用他特有的筆調描述了他所認為的該歷史人物可能的心思與態度(其中也不乏各種帶有情緒性的表現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亦止於藏在內心而不外顯),再加上他本人在歷史上的豐富學養,這一切讓讀者的印象就是他的作品既有小說式的戲劇性,卻又不失歷史性的真實感,或許這就是他能成為日本「國民作家」的高明處之一吧!

另一方面,如果要「雞蛋裡挑骨頭」地找一點本書的毛病,也許就是作者只寫到秀吉嫁妹旭姬給德川家康為正室,甚至還以自己的母親為家康人質,於是在此情況下,家康受召前來大坂拜謁秀吉並表示臣服,全書至此戛然停止。然而,本書的原名既是《新史太閤記》,查史實可知秀吉與家康會面是在公元1586年(天正十四年)10月,當時秀吉已官拜關白,不過還未當上「太閤」,而且是在兩個月後才又當上太政大臣,並獲賜姓豐臣;至於「豐臣秀吉」當上「太閤」則是約五年後(1591年)的事;秀吉最後死於1598(慶長三年),這又是其後一段長長的七年了。由此可知司馬遼太郎的《新史太閤記》實際上不但沒寫到秀吉當上「太閤」,而且就書中主人翁的生涯來說,甚至還少了十三年的生命記述(而這十三年間所發生的事,對秀吉的歷史評價實則佔了關鍵的地位)。

由此緣故,讀者若欲知這本《一代名將豐臣秀吉》(即武陵版《豐臣秀吉》,或遠流新譯《天下人豐臣秀吉》)之後事,並且希望同樣是司馬遼太郎的著作,那麼還須讀完遠流出版的《豐臣一族》(陳生保譯)才能補充部分空缺,對豐臣秀吉之生平方能有更完整的認識。

豐臣一族 上下

必須一提的是筆者認為這本《豐臣一族》(分上下冊)也是一套好看的作品,在此提醒特別是喜歡司馬遼太郎所寫「豐臣秀吉」傳記小說的讀者們一定不要錯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