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日】松本清張著,邱振瑞譯《砂之器》

砂之器 松本清張



*********************************************************
/*
本文可能對本書描寫了劇情、敘述了人物,並透露了結局,請未讀過本書的讀者勿往下閱讀本篇,以免影響未來閱讀原書時的樂趣。
*/
*********************************************************



【說明】雖說是出自號稱「日本推理大師」的手筆,但是筆者個人對本書是極為失望的,先不要說書中連篇累牘地敘述查案的主角今西榮太郎(服務於東京都警視廳偵查一課的刑警)先是從東日本追到東北日本,再三番兩度地查到西日本,大費周章地簡直都快踏破鐵鞋,並且嘗試了不少錯誤,整個過程可能造成不少讀者比他還疲累也說不定(對我來說則還在容忍範圍,尚可接受就是了),然而一直到全書結束,最終就算謎案總算是揭曉了(?),但是應該還不能算是警方「破案」吧,至少尚需要去找得利思酒吧的目擊者指認和賀英良就是和死者生前一起共飲的那位貌似「工人」(並且是最後相處者),然後以各種辦案技巧突破他的心防並使之承認犯案,否則似乎還缺乏直接證據能證明他就是殺害三木謙一的凶手吧?

另外其他死者,包括成瀨里繪子、宮田邦郎、三浦惠美子(一屍兩命)的案件,若僅憑書中所說的「事實」恐怕也沒有哪一件能將嫌犯真正以法律定罪,畢竟成瀨是自殺,宮田是心臟麻痺,三浦惠美子一案則雖然也許有關川重雄提供對和賀英良不利的證詞(但是關川也只知道電子音樂可能使人的生理異常,而未聞其它,何況他們二人原先並不打算致三浦於死命~見p.380),但是三浦的遺體經解剖後實際上並沒有被發現有跌倒以外的外力因素,法庭上的證物也很缺乏吧(何況關川自己對此事要負的責任難道會小於和賀嗎),要真正將之以殺人罪起訴似乎並不容易,因此若以「法律」的角度追究下去,就這部分來說,恐怕他最多就只能說是違反了日本的「電信法」(見p.374)而已吧?

這一切,莫非作者要的只是「真相」(其實是作者將自己的構思至書末時安排由今西「推論」或「想像」出來而已,一干過程在很大比例上都缺乏實質證據)而不是「法律」(指讓凶手對每一位死者負責而給予應有的刑法制裁)嗎?筆者個人對這樣的結尾實在無法滿意。

本書還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
A﹞過度巧合了吧,大抵東京佔地廣大又有幾百萬人口,偏偏兩位女性關係人或被害人的住處皆與本書的查案主角刑警今西榮太郎有些關聯—一個住在他家附近的公寓,一個是他妹妹阿雪的房客,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再者,別人看到有女子在火車上對著窗外撒紙片,今西卻能將之做某種連結,最後查出是成瀨里繪子剪風衣;三浦惠美子遷出租處,今西卻企圖追查,並且把這一切行動都歸諸他個人的「直覺」,凡此也未免太神奇了~

B﹞今西榮太郎從「龜田」(Kameda)查到「龜嵩」(Kamedake),筆者認為這是來自作者的一個相當別出心裁的構想(像這樣的內容非日本人寫不出來,讓人覺得十分有趣~請參見註),不過龜嵩的桐原小十郎雖然說出有「一對父子來龜嵩村子裡,其中那位父親身染麻瘋病,因此將他隔離,並將其子送到寺廟的託兒所慈光園」一事(而且只是三木所行善事中的一件而已,見p.140141),但是今西在現場並沒有什麼問話的反應,未料不久書中就出現調查出來的「本浦千代吉」之戶籍資料(包括其妻與子的資料;另外還有「英藏」一家的資料也冒出來~見p.345),而這些資料到後來都成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說起來,像這樣的「跳躍式」敘述,能否算是作者著書的專業手法呢?筆者個人不認為如此。

【註】由此讓人想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之後警方要找得利思酒吧的幾位目擊者來指認凶手,則如果他們在案發後的當下就曾經眾口一聲地表示聽到當時在座的兩人之對話中有「龜田」一詞,這就表示他們的聽力與記憶並不確實(因為照今西所說,那兩人談的應該是「龜嵩」),那麼這樣的「證人」之效力與能力在法庭攻防上難道不會有問題嗎?以上,請原諒筆者想太多~

C﹞本書的「奪命利器」是「強力超音波」,也就是和賀英良在他的「橢圓形播音室」中安裝加裝弧形天線、高頻揚聲器等設備(見p.368),可發出三萬赫以上的高頻電波(見p.375),造成在其室內者的不適,甚至引發疾病而死;書中的凶嫌即是以此為「殺人工具」,害了幾條人命(具體地說,是造成人體生理異常,進而併發其它病症或發生意外,而非直接致死)。不過筆者認為這個設計只是讓人覺得很特別、很異想天開而已,但是要說高明是談不上的,何況當和賀英良用電子音樂和超高音頻放出「魔音穿腦」時,為何他自己不受影響呢(至少書中只言及他人受害,但是沒提到他如何為自己做防護)?

尤有甚者,作者還說凶嫌甚至故意留下一張標題為「失業保險金給付總額」的紙片於一位死者的陳屍處之附近草叢(見p.191),而列在紙上的數字看似「保險金額」,其實是「超音波的高周波數調配表」,其目的是藉此惡整、誤導別人(見p.360361)云云。對這樣的設計,請恕直言,筆者個人覺得是已到「無聊」的地步。

D﹞其它還有些「小地方」(?)不時出現一點小問題或矛盾敘述,例如:
※原書p.190說「吉村(弘)要求今西帶他到宮田邦郎的陳屍處」,p. 193卻說今西對吉村說:「硬是拉你到這裡來,實在過意不去」。這兩個說法是矛盾的。

p.258說「成瀨里繪子在寫下失戀般的遺書後自殺,但她的自殺,並非是因為失戀受到打擊,很可能是因協助兇嫌脫罪受到道德譴責。」但是p.258259卻說「成瀨里繪子顯然是自殺而死,從遺書上的內容來看,也可能是因失戀所致。」兩者有些抵觸。

復觀p.327也說:「……成瀨里繪子因失戀自殺,這點毋庸置疑……」,p.331又說:「……成瀨里繪子……她失戀自殺了。……」,因此我們知道p.258說成瀨自殺的原因是「因協助兇嫌脫罪受到道德譴責」並非事實;另一方面,本書說今西費力追查成瀨原本的住處,最後在書末說查出來的結果是在「瀧野川」(見p.380),但是其過程卻並未交待。)

p.364
說今西被吉村弘問說今西先生,三浦惠美子臨死前如夢囈般說的那些話,也是因為超音波的關係嗎?時,他的回答是:不,她的耳朵應該聽不到超音波的」,偏偏p.379卻又說同一位今西指出惠美子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進入和賀的播音室,其結果跟宮田邦郎的情況相同(按:即指被迫聽到奇怪的電子音樂和超高音頻,造成身體不適)……」,不知這是怎麼回事?或者應該說,超音波可能是頻率高到讓人「聽不到」,但是受到超音波的不良影響則被認為是有的,因此今西初時的回應只能說是「答非所問」,或者甚至是故弄玄虛,毫無意義)。

……

然而,撇開上述不談,筆者覺得讀本書有個意外收穫,就是書中提供了不少某些領域的專門知識,包括驗血(見p.153154)、解剖(見p.173)、聲音與「電器音響工學」(見p.357358)、日本地理與方言……等,這些內容如果出現在它書,不無可能會被讀者解為有「賣弄」知識與才學之嫌,不過本書則不會給人這樣的感覺(雖然誠如前述,「聲音」與「音響學」那部分讓人覺得是異想天開),可說是作者成功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