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短評:【日】童門冬二著,劉子倩譯《篤姬-挽救德川、統領大奧的女將軍》

篤姬 童門冬二

【說明】也許是受到包括影視節目及其它各類「宣傳」的影響吧,一提起「篤姬」,總讓人覺得她在日本歷史上好像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不過若是單從本書以觀,其「偉大」之處似乎倒是看不出來的,而其理由有二:

A﹞篤姬的伯父兼養父島津齊彬安排她嫁給德川家定(第十三代將軍),而依本書所示,其目的是:
確保島津家的發言權,讓外樣大名也能堂堂正正地針對國政陳述意見。最好還能應阿部閣老之請入閣,在天下一展抱負。」也就是要「把德川家私有的幕府改革成日本全體的政府」,換言之,「把德川家私有的幕府變成日本國家,讓一橋慶喜成為最高領袖」(見p.216

換句話說,就是要她成為將軍夫人之後,從大奧運作,讓一橋慶喜成為下一任將軍(見p.128),冀望能將日本由德川幕府的掌控轉變成真正屬於全體的國家,同時讓島津家登上政治的中心舞台,進而將日本帶向開國與國際接軌的境界。

惟究其結果,日後所發生的一切顯示篤姬被受託的這個任務並沒有達成,因為原本健康不佳的德川家定果如預期一般早逝(得年35歲),而在他之後繼任將軍的是紀州慶福(就任後改名為德川家茂),而不是一橋慶喜-事實上,根據書中所說,她在大奧時甚至就反而跟著周遭的意向而積極地協助擁戴慶福的活動(見p.224),試問這難道不是和她的養父之期望相違悖嗎?誠然一橋慶喜後來還是當上了將軍(即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但是這是在德川家茂故世(得年20歲)之後,由因緣際會的時勢而被推上將軍之位的,和篤姬沒有任何關係(且當時島津齊彬及前文提到的閣老阿部正弘皆已病死)。

B﹞根據傳統說法,篤姬統御江戶大奧,在日本歷史變化的關鍵時刻力挽狂瀾,促成「無血開城」的和平解決方式,從而解救了全城蒼生,使免於生靈塗炭之苦。以觀本書,也確實提到她曾寫信給率領大軍前來江戶、企圖「武力討幕」的西鄉吉之助(即日後之西鄉隆盛)。關於這段經過,本書的原文是:
在這種情況(按:指新政府軍來攻)下,天璋院(按:即篤姬)與和宮(按:即德川家茂之夫人各自寫信給新政府軍的領袖。信中內容是:
原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自知己罪,如今在江戶城閉門思過。
江戶有百萬無辜市民,請看在慶喜降伏之意,停止攻擊江戶城。
請解救江戶百萬市民。」(見p.276

令人納悶的是關於世謂「篤姬促成江戶無血開城」一事,其主要的努力,在本書中竟然只有前面引用的這幾行字而已,連半頁的篇幅都不到(至於「寫信」的人也不只她一位,這也就不用說了),然後作者又說江戶城派出來想結束戰事的是勝海舟,其人也曾「寫信」給西鄉,但是卻讓後者讀信後大怒,彼此無法取得共識;隨後西鄉將打算攻城之事「寫信」告知英國公使巴克斯(Harry Smith Parkes),提出若有死傷者、希望英國醫院能暫時出借為之收容的要求,結果其派出的使者遭到巴克斯痛罵:「荒唐!前任將軍既已降服,還採取攻擊,這樣違反人道主義。」(見p.276)對此,西鄉的反應是「接獲報告後陷入沉思。」(見p.277

接著發生的是幕臣山岡鐵太郎、勝海舟和西鄉會談,然後作者說:「西鄉一怒發動的江戶城總攻擊終於中止了。那是因為西鄉自己改變主意。」(見p.277

筆者不厭其煩地轉述書中所寫的這段過程,即是表示作者的寫法讓讀者感到困惑,因為這樣一來,西鄉之所以停戰,不是較有可能是因為被英國公使痛斥為「違反人道主義」,於是「陷入沉思」以後「自己改變主意」的嗎?那麼試問這一切又和篤姬有何關係?

以上說明的是所謂「篤姬的歷史功蹟」(?),在本書裡並未得到明白的「彰顯」,因此不免讓人感到懷疑:難道有關篤姬之史事而為人頌揚者,其實只是後世的誇大與泫染而已?

再者,書中出現多次「薩摩之蛙,日本之蛙,世界之蛙」(首見於p.6,其後散見於其它各處)這樣的說法,觀其本意,當指期望當時之人的眼光、胸襟、抱負之逐次放遠、放大,而由「薩摩藩」(局部地方)開展至「全日本」,然後再演進到「全世界」的層次吧!然後若就文字面來說,不知作者又為何用「」來形容與比擬呢?難道他的意思是再怎麼進展,終究只是一隻「」(特別是既然經歷過地方性、全國性、世界性的發展了,偏偏卻仍然還是「井底之蛙」嗎)?這樣的比喻實在讓人無法理解,亦難以接受。

最後,本書雖然有前述的一些問題,但是因為它寫出了許多幕末史事,基本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只不過是由於前段的鋪陳較多,相對地顯得後段的敘述稍嫌簡略,以至於到了末了甚至有點匆匆結束(或說好似「草草完結」亦無不可,理由如前所述~包括篤姬與江戶城之事)的感覺,筆者個人認為這是本書的不足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