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讀【日】宮部美幸著,張秋明譯《模仿犯》

模仿犯 上下



*********************************************************
/*
本文可能對本書描寫了劇情、敘述了人物,並透露了結局,請未讀過本書的讀者勿往下閱讀本篇,以免影響未來閱讀原書時的樂趣。*/
*********************************************************



先前已得悉這部作品的高知名度與高獲獎次數(而若以此為標準而將之列為日本作家宮部美幸的代表作,我想也不會太過分吧),難免帶著期待,不過讀過本書以後,讓人感到有些不舒服。誠然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逐漸知道這是一個連續殺害年輕女子的故事,同時是屬於「犯罪事件帳」之性質,而非歸入偵探推理的範疇,因此在閱讀時就已累積了一些心理準備了,不過讓我個人覺得難以認同的是:

A﹞作者在敘述殺人事件時,曾經不只一度地描寫了某些事件的作案過程至相當具體的程度,讓人難以安於坐立,但覺這在寫作的道德尺度上,能否算是拿捏得當?我不認為如此。

B﹞故事裡的主犯網川浩一,在一位共犯及一位嫌犯(即栗橋浩美和高井和明~後者實未參與犯案)都已撞車喪生、並且被警方認為本案已可了結兼可望為關注本案的社會大眾接受之時,他本人卻大張旗鼓地出書、接受訪談、上電視節目,大力鼓吹本案的真凶另有其人,結果終於真相大白,終將大火引至自身而被繩之以法。

至於他為何要這樣做呢?光就一句「我不是模仿犯!」(見下冊p.684)並不能讓人釋疑~是的,他顯然是陶醉於自編、自導、自演的犯罪手法和自我構建的故事邏輯,並且絕對不相信他的犯行會被發見、揭穿,但是他讓一連串連續殺人案其主角明明正是自己卻又在眼見逃過追索而警方即將結案的狀況下重啟調查,實際上的後果就是置自身於不利,試問他何必一手入己於危殆之地呢?難道他會想故意自陷法網(只因為他想讓世人「驚嘆」他的犯罪傑作)嗎?這似乎並不合理~誠然他不是能「正常思考」的社會畸零人,但是像這麼簡單的利害關係,誰會相信聰明過人又以此得意自詡的他居然會想不到;再說如果他不喜歡别人把自己犯罪殺人的「天才手法」(?)當做「模仿犯」之舉,那就沉默地繼續犯案好了,這樣對警方就是最大的嘲弄了,不是嗎?再不然,何不乾脆直接公開承認自己是真凶就算了,於是乎根本也不必有其它那麼多支節了,對不對呢?

準此,
我個人覺得這一切與所謂「高智慧犯罪」不必然相關,而是一種其極其嚴重至喪心病狂、無可救藥的反社會人格吧~當然了,在犯罪小說裡,變態殺人的情節可謂俯拾皆是,讀者本來就不必大驚小怪,不過本書的情況似乎是有些特殊,而在「犯罪心理學」的研究上是不是有這樣的案例可稽呢?再說這是「精神」、「心理」還是「腦病變」的問題?我想,真要好好請教專家了。

C﹞不知為何,本書的印刷字體較原出版公司(臉譜)一般的出版品小上不只1號吧(無奈的是由於它出售時,原是上下兩冊包在塑膠封套裡,造成購買前無法得知如此情況)?兼以這套書加起來共約1400頁上下,篇幅不小,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感覺眼睛相當吃力。

故基於上述種種,對我而言,閱讀本書是一個令人不甚愉快的經驗,而如前所言,如果這真的算是「宮部美幸的代表作」(雖然我知道她其實還有其它不錯的作品),讓人不能不想到要對這位作者的著作重新檢視與再作評價(註:所言只是我個人主觀的觀感,亦無定要別人同意之意,而只是純討論性質,謹此與讀者們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