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讀【日】隆慶一郎著,李美惠譯《影武者.德川家康》(7/8

影武者德川家康 一二三
影武者德川家康 四五六


(續前)
*************************************************************
【本多彌八郎正信】
若是從坊間可見的各種著作、乃至於戲劇節目來看,本多正信總是給人一種老奸巨滑、為虎作倀的印象,從而把他當做他是德川家康身邊為之不停設謀、獻計的一個陰險小人。他的兒子正純也同樣在德川帳下,先後為家康、秀忠父子辦事,然而因為正純的角色在本書裡並不突出(雖然據說二郎三郎原本有意打造一個位於駿府的「獨立政權」,乃以「賢人政治」(?)為基本精神,而其經營就是想找正純來主持~見第參冊.p.207208),故在此不予深談,而正信方面則雖然依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由於作者描述的筆法較為「平和」,使其形象沒有像「他」在其它著作中那樣讓人有種很強烈的「小人得志」之厭惡感。

再說關於本多正信,筆者有一事不明白,就是他在本書裡既然先前長期地與當時仍然幾同於浪人的二郎三郎保持聯繫,並且追蹤其行跡,那麼何以在延攬後者進入德川帳下擔任家康的影武者時,卻安排由本多忠勝獻上其人呢?為何工於心計又曾經背叛家康的他在重新與之「復合」之際,卻不懂得利用二郎三郎在家康面前為自己晉身的「伴手禮」(?!)呢,殊難理解。

*************************************************************
【松平忠輝】
歷史上的松平忠輝原是德川秀忠的同父異母弟。在家康生前,他因為不受家康喜愛而已處境尷尬,不幸的是在家康死後,他又遭到秀忠改易、流放,最後在幽禁期間以92歲高齡死去。不過凡此暫且不論,這裡就只談小說了,倘依筆者個人主觀的看法,本書在進入第伍冊以後,似乎整個故事有點陷入冷場了,並且讓人感覺疑問的是「偽家康」二郎三郎本想利用忠輝為對抗秀忠的「中流砥柱」(具體地說,就是擁立他為第三代將軍,並推豐臣秀賴為其副手~見第伍冊.p.165),接著忠輝遇事
(主要是據說是有位曾為家康「紅人」的大久保長安,此人官居幕府代官頭,被人稱為「日本第一奢侈者」~見第貳冊.p.94,竟企圖擁立忠輝謀反-雖然這件事原本也是二郎三郎想幹的,而且長安的戰略計劃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見第伍冊.p.131
後,則又想勸他逃到西班牙以避禍(見第伍冊.p.190 p.228等);接著二郎三郎為了救忠輝性命,根據本書所說,竟然和秀忠交換條件,被迫以自己(即「家康」也)的名義公布「皇宮及公卿法度」(見第陸冊.p.142146)。這一切,另外還牽連到的,包括延續豐臣秀吉的切支丹禁令(從而對包括德川家的直轄領地江戶、京都、長崎、駿府等發布此令),並處死切眾多支丹信徒(卻稱之為「一時的權宜之計」~以上見第伍冊.p.134135)、將已死的大久保長安之屍體自棺木起出並梟首示眾兼令其七子切腹外加將所有知情的關係人通通滅口(見第伍冊.p.196197)……凡此種種,總讓人覺得這段情節相當混亂,且不能不說,其中部分說法在因果關係上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說起來,第伍冊中除了有松平忠輝、大久保長安外,也帶入有馬晴信、花井三九郎、大久保忠鄰、高山右近……等之事,讓人看得有些疲累~雖然這些都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或許讓作者覺得必須做些交待,然而在讀者如我眼中,但覺無關宏旨,特別是若再套上「影武者」的戲碼,其過程讓人感覺有些流於繁蕪。到了末了之第陸冊,主要史事是「興德川、滅豐臣」的兩次大坂之役時,似乎又有些草草結束了,這一切讓人覺得是不是有些虎頭蛇尾了呢?

*************************************************************
【淀君】
後世對淀君向來沒什麼好話(事實上稱她為「淀君」就沒什麼敬意~有資料說這有可能是來自江戶時代之時,主要係由德川官方留下來、帶著貶低意味的稱呼,誠然她不像豐臣秀吉的原配寧寧那樣擁有朝廷封給的官位也是事實,不過或許稱她為「淀殿」、「淀夫人」才算是比較尊重的吧?惟拙文援用本書使用之名號,稱為「淀君」),而毫無意外地,淀君在本書裡,仍然像其它諸家著作裡的描寫一樣表現了她的任性、愚昧、短視又無法面對現實,徒有美貌而已,卻是扮演著一個招致失敗的角色;尤有甚者,她手下的女官(正確地說,應該是秀賴手下的女官),包括大藏卿局、正榮尼、二位局、宮內局、饗庭局等竟然還把大坂城內的情報賣給商人(見第伍冊.p.9),以至於他們的動向與消息一一流入德川秀忠手中,這實在是不可想像的事(我個人認為這應該是虛構的才對吧)。可想而知,有這樣的主導者及其上層的結構存在,豐臣家不落敗也難~

淀君
(淀君畫像;圖片取自網路)

只不過是說,想到她過往的人生,曾經跟著她的生父生母經歷小谷城陷落,復跟著她的繼父生母經歷北庄城陷落,最後又跟著她的兒子經歷大坂城陷落,卒至送命,這一切,彷彿說明了她縱使幾經輾轉、流離,卻註定終究無法擺脫不幸的命運,令人感歎。

【補充】在本書裡,關於淀君的疑問,在此舉一例如下:
【第伍冊.p.3738】「……東山的方廣寺……鑄造大佛……史料中明確記錄此工程耗費了大坂城原積蓄的大半金銀。
根據某史料的記載,鼓吹淀君此舉的似乎是家康(二郎三郎),但二郎三郎理應不會如此,反倒可能是淀君自己的意思。因為上了年紀的女性對神佛之信仰總是十分激烈,此現象古今皆然。

【指疑】作者說耗用大坂的大筆金銀鑄造方廣寺中的大佛原是出自淀君的主意,這與一般的記述說是德川家康的囑意不合(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家康習於下令叫不獲他信任的大名消耗大量的金錢與人力於各種勞役、軍役、築城、建設、貢物……等,此為天下所共悉),看來又是作者想為「偽家康」二郎三郎脫罪的一貫筆法,在此就不必多予深究了吧~只要習之慣之,自然也就見怪不怪了。

*************************************************************
(未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st2008 的頭像
    Fast2008

    快傑文史網誌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