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仕強《剖析三國演義的道理-兼顧顯秩序與隱秩序的氣球理論》

剖析三國演義的道理

【原文
p.i(序)~4(前言)】「人類的歷史,離不開『一陰一陽之謂道』這一句話。……道是陰陽的變化,所遵循的秩序。陰代表看不見、摸不著的秩序。雖然無形無迹,卻隨時產生作用,稱之為隱秩序。陽表示看得見、摸得著的秩序。由於有形有迹,經常吸引人們的眼光,所以稱之為顯秩序。顯秩序好比氣球,明顯地飄浮空中,光彩而奪目,隱秩序有如空氣,到處瀰漫,卻無聲無臭,引不起大家的注意。如非必要,很少加以重視,好像不存在一樣。……依據這種氣球理論,我們把三國看成四種勢力,使三國有了現代化的詮釋,兼顧顯、隱兩種秩序的互動。……三國鼎立。把一個超大型氣球,分裂成三個大氣球。魏、蜀、吳三國,無不希望永續經營,成為百年甚至於萬年老店。好比氣球灌入氣體之後,衷心盼望它不要消損或毀滅,卻最多維持不到一個甲子,便宣告倒閉。氣球有成必有毀,國家能興也能亡,所以三國便有始便有終。……水鏡集團,則是這一時代的無形推手。因為隱秩序本身無形無迹,表現的時候,最好透過合理的人,才能顯出力量。以水鏡先生司馬徽為代號,成員包括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徐庶、石廣元、孟公威、諸葛瑾、魯肅、司馬懿父子、以及諸葛誕、姜維等人,說來十分奇妙。……水鏡集團卻採取隆中所訂的策略,分別向有規模或有潛力的集團,推薦專業經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現,或者偽裝同道的樣子,大入集團核心,將來不論那一個集團勝利,水鏡集團永遠掌握控股的優勢。……結局是誰都料想不到的,過程卻大家都必須設法加以掌握。孔明再高明、再了不起,最後也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顯秩序是人定勝天的依據,隱秩序是天定勝人的契機。……

【指疑】作者所說的「顯秩序」、「隱秩序」,相信不管是否聽過或讀過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的人都不會太難了解(「隱秩序」聽起來像「潛規則」,而既有「隱」,則相對地必有「顯」,所以「顯秩序」的意義自然也是可以想見的,雖然那個「氣球」的比喻實在令人有些「尷尬」的感覺-說不上荒唐、滑稽,但是也絕對不是精彩、貼切),問題是何謂「水鏡集團」呢?依作者之說,其中的「成員」包括「諸葛亮、龐統、徐庶、石廣元、孟公威、諸葛瑾、魯肅、司馬懿父子、諸葛誕、姜維等」,則無論這是指有形成員,是無形成員,亦或是超越地域時空的比喻式成員,看來看去都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補充】筆者不敏,在推敲與研判的過程中,曾猜測作者的意思會不會是說:當時的天下大勢是由所謂「四種勢力」決定的,即曹魏、蜀漢、東吳及一個「隱勢力」,其中末者據信是在「隱秩序」的概念下運作的。這個「隱勢力」被作者稱為「水鏡集團」,主要是因為漢末三國時代有個「水鏡先生」,本是個隱士,卻為後人所熟知,而且其人頗具有代表性的意味,所以借用他的外號來當代號;作者並且具體地列出這個「隱勢力」的組成名單是「諸葛亮、龐統、徐庶、石廣元、孟公威、諸葛瑾、魯肅、司馬懿父子、諸葛誕、姜維等」。

說起來,他當然不會認為這些人同屬於當時的現實世界中之某個集團,而只是在比喻與象徵的意涵上指出他們都是用「隱秩序」的運作方式來影響天下事的而已,問題是這些人真的有什麼同質性或共同點嗎?這些人真的都堪稱是「隱勢力」的代表人物嗎?這些人真的個個都有助於為作者的「顯秩序」、「隱秩序」之說立下範型而作背書嗎?凡此實有待商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