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疑案:鬱乃堯《認字歸宗-漢字的起源與演化》(a

認字歸宗

【原文p.146】「什麼武,要以止與戈二字結合起來呢?據《左傳》記載:魯宣公十二年,晉楚大戰於鄭之邲,晉國軍隊打了敗仗,楚軍大獲全勝。有個叫潘黨的人向楚莊王建議說:「築武軍(顯示武功的軍壘)而收晉屍,以為京觀……」。他認為既然打敗了晉國,「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楚莊王卻說出了一番與眾不同的話:「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夫武,禁暴、戢兵(收藏兵器)、保大(保持強大)、定功(最後勝利)、安民、和眾、豐財者也。」他把「止」解釋為制止、禁止,把止戈說成制止干戈之事。這代表了春秋時代人們對武字的認識。

【指疑】引文作者說「武」字為「止與戈二字結合起來」,意思是要「制止干戈」,而這代表了「春秋時代人們對武字的認識」。作者沒有自加論斷,可謂筆法相當謹慎。不過筆者在此補充一點,就是曾有學者對此提出異見,認為根據現世對甲骨文的研究,原來「」乃「
」(足趾)之本字,有「行走」之意,而「」則為武器,有大動干戈之意,因此「」之為「止戈」,本義應該是指「征伐示威」,蓋征伐者必有「行」,而止(趾)即是用以示行也;至於楚莊王之說,則只是借「」字之為止戈的字形來發揮其反戰思想,但是他不見得對甲骨文之原始造字的意義熟悉,而因為他的說法又被後世東漢的許慎《說文解字》援用,為世人所熟知,遂紛紛以為「武」字確實應該是「制止干戈」之意了。以上乃學者一說也,此事尚待更多的探究以求其實。

相關論述請參考拙篇:
http://fast2008.pixnet.net/blog/post/33165640
http://fast2008.pixnet.net/blog/post/3031616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