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梅朝榮《諸葛亮-中國最虛偽的男人》

諸葛亮-中國最虛偽的男人

目前坊間書籍或各類雜誌裡,討論諸葛亮其人其事的專著、論文與各類文章可謂如車載斗量,不可勝數,其內容除了對諸葛亮的相關史實有所探討外,當然亦不乏提出批判者,然而像作者這樣,幾可謂是全面性地將可見之所有批評、指責意見聚為一書,再安排一個尖銳、嗆辣的書名,佐以一個個帶著負面義涵的分章標題的,可謂尚不多見。

依筆者管見,事實上本書中所有論述的觀點皆可在它書中見及,故就此意義而言,這些還不能算是作者的「創見」,不過他的收羅、整理算是相當完整的了,字裡行間亦顯示出他顯然是花了不少時間與心力、也做了不少功課,並且在筆法上也未流於吹毛求疵或甚至變成謾罵(除了書名說他是「中國最虛偽的男人」可能過火了些吧),所以筆者認為本書頗有可參考之處
(註:聲明一下,這裡說的是「可參考」,但是筆者對本書所言的每個觀點並非樣樣同意,不過是覺得只要不涉「硬傷」,也沒有明顯的邏輯錯誤者,則百家說法都可當作參考與借鑑)。

倘使從本書的「前言」來看,其書中內容應該是以《三國演義》(而非《三國志》)為主,無怪乎其中不時出現了許多只見於演義而不存在於史實的說法,例如:
「諸葛亮自從跟了劉備,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初露鋒芒……」p.8)、
「諸葛亮每次分兵派將的時候,都會裝得神秘些。不是對將領親受(授)錦囊;就是對那個將領伏耳親受(授)機宜。弄得將領跟兵士對整個戰局都不清楚,讓部屬一臉茫然地去「依計」行事。……」p.109)、
「最為無聊的是借東風。……諸葛亮裝神弄鬼,身為統帥如此不學無術,給蜀漢造成許多災難。……」p.110)、
「諸葛亮……讓關羽守華容道……」p137)、
「劉備奪取『西川』……」p.141)、
「劉備帶領七十二萬大軍,貿然攻打東吳……」p.144)、
「司馬懿買通蜀軍的糧草官茍安,茍安回成都散布流言,說孔明早晚必將篡位……」p.192)、
「龐統看出這是諸葛亮在被後拆臺,(說)『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p.238)、
「自關羽出世以來,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可說是風頭出盡,名震四海……」p.242

……等,太多了,不勝枚舉,不過作者還是在敘述中引述了不少史書,穿插了大量的史實,造成本書之所言忽焉小說(《三國演義》),忽焉史實(《三國志》),令人有點「捉摸不定」的感覺。其實觀乎作者對諸葛亮的質疑並非言之無物,對諸葛亮可謂為一個相當嚴格的檢驗,然而卻因為文中帶有不少《三國演義》所有而為史實所無的情節,是否可能會抵銷了全書一些說服力呢?

於此,拙見認為從作者對一干史實的掌握來看,足以肯定他應該是具備了條件,因此如果換一種寫法,也就是讓本書完全脫離演義小說的內容而直接訴諸史實,這對本書的層次來說可能會是一種提升,意思是說,如果只談史實而不去觸及那些小說虛構的經過,對他所要表達的觀點其實是沒有影響的。

再說誠如許倬雲《從歷史看領導》所言: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幾近於完美的政治人物,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諸葛亮「將略非其所長」,結果他自己被後世責罵了一千多年,諸葛亮是歷史上我們幾乎無法觸及的完美人物。」

另外坊間還有書的書名就說諸葛亮是「忠貞與智慧的典型」,其生涯叫「智聖人生」……等,可以說,持此意見的當不止於許倬雲先生,同時應該也是今天社會上許多人的共同看法,因此在這個情況下,對諸葛亮提出嚴厲的批評、負面的批判,感覺上與作「翻案文章」差不多是同一回事。例如對諸葛亮寫的〈前出師表〉,中國宋朝時有人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云云,但是時屆今日,我們卻能由其中相反地讀到一些「不忠」(講得嚴重一點)的內容,而如此解讀之異於傳統,肯定是要從「事實」的角度出發才會具有說服力。於是這就意味著像《諸葛亮-中國最虛偽的男人》這類書籍,為了取信於讀者,比較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對稗官野史、鄉野傳聞極力避之才對吧,因為後者講得再多,卻不見得是事實,對當事人(諸葛亮)這個「歷史巨人」的形象自然也就不構成任何「殺傷力」,那麼試問讀者又如何相信諸葛亮真的是「中國最虛偽的男人」,不是嗎?

故如前所述,既然作者已經讓人感覺他對諸葛亮及其相關歷史相當熟悉,則筆者相信他對這本書、這個主題其實可以經營得更好,且期待之。以下復就書中的一些內容試作討論,所列頁次咸取自梅朝榮《諸葛亮-中國最虛偽的男人》,大旗出版社,12/2007初版1刷(註:本書另有201212月新版)。

*********************************************************
【原文p.228「葛氏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章太炎《訄書》

【原文p.241】「那麼東吳是如何殺關羽的?關羽為什麼會被東吳所殺?章太炎在《訄書》說:「葛氏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指疑】作者引用了兩次「葛氏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一語,其實這句話在章太炎《訄書.正葛第卅六》原文說的是:
葛氏亦法家也……如(關)羽,世之虎臣,又非封等倫也。功多而無罪狀,除之則不足以壓人心,不除則易世所不能御,席益厚而將掣撓吾大政。故不惜以荊州之全土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非媢之也。

因此筆者建議此處之引用原文,當作「葛氏……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為佳。

*********************************************************
【原文p.252】「實際上,真正可以導致馬謖被處死的罪狀,乃是馬謖畏罪潛逃一事。但奇怪的是,在諸葛亮請罪自貶的表章中,對此事卻連一個字也沒提起,這有正是諸葛亮厲害之處。因為此刻的諸葛亮,需要讓馬謖來承擔起北伐失敗的主要責任,如果馬謖是因為畏罪潛逃而被處死,顯然在北伐失敗的問題上,諸葛亮所要承擔的責任就要更大一些。……因此他才對此一字不提。而這樣做的結果乃是他成功的依靠馬謖之死,暫時解脫了這次可以危及他本人乃至整個荊楚集團在蜀漢政權中主導的地位。」

【指疑】根據現行的研究,大多數人認為馬謖之所以被問罪論斬,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違(諸葛)亮節度(見《三國志.諸葛亮傳》)。
二、戰敗後棄軍逃亡或畏罪潛逃(見《三國志.向朗傳》)。

所以作者的說法不但不完全,而且甚至可能是遺漏了主要原因。不過,筆者認為除此以外還要再加一項,就是「戰敗」,因為如果不是因為戰敗,所謂「違亮節度」與「逃亡」都在其次-前者可解為在外之將「因地制宜」,後者則根本不會發生,故馬謖之死只能說是「三罪併發」所致,不知對否?

*********************************************************
【原文p.299〈後出師表〉)「……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指疑】眾所周知,〈後出師表〉出自《三國志》注引《漢晉春秋》,文末並說它是出自(東吳)張儼《默記》。然而,原文是「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作者所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應是出自《三國演義》、《古文觀止》或其它文獻材料,但是畢竟不如裴注權威。說起來,這也是社會上不少人都會犯的錯誤,宜慎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