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史疑案:徐靜波《遇見日本》,華文
【原文 p.242】「當我們漫步在東京的街頭,無論是古老的東京車站,還是日本司法部大樓,都能看到古老的德國式建築,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日本與德國的淵源關係-從明治維新時代開始,日本就學習普魯士主義與德國的政體與文化,並在第一次世界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德成了堅定的盟國。
……」
【指疑】日本在近現代的歷程裡,曾經學習普魯士和德國的政體與文化,此乃眾所周知之事,不過日本在二次大戰時雖然與德國同為「軸心國」盟友,但是它在一次大戰時與德國卻是相互敵對的國家~當時日本乃以英日同盟(1902~1923)為口實,向德國宣戰,並且在差不多時間裡,奪取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德屬島嶼(戰後並將之接收為其託管地),同時攻打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山東青島地區的膠州灣)並將之佔領,從而繼承了德國在東亞的利益(膠州灣部分,後來因受國際壓力而由中國出鉅資贖回)。
因此若以此角度來看,作者在文中所說日德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德成了堅定的盟國」,其意義並不明顯(畢竟二者一次為敵,一次為友,且觀其語氣,難道他以為日德二國在兩次大戰中皆為盟友嗎),實有待進一步說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