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又文著,王然譯《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史》,九州

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史.jpg

【原文p.177】「僧格林沁和他的將軍們進入連鎮,尋找太平軍指揮林鳳祥的下落。起初,他們完全沒有頭緒。後來,一些依僧格林沁親自下的命令而得到赦免的孩子被帶來問話,在利誘之下,他們告發了林鳳祥在一條長三十里的地道盡頭的隱蔽點。林鳳祥和其他一些將領躲藏在那裡,一被發現,他就服毒自盡了。僧格林沁在給清廷的報告中,則是另一種說法。根據這份報告,僧格林沁審問了林鳳祥,而且為了怕這位已經身受重傷的太平軍領袖在施刑中過早地死去,特意把他砍頭的刑罰改成了凌遲。……」

【原文p.505(大事年表)1855年)……37 太平軍將領林鳳祥自殺,僧格林沁收復連鎮。」

【指疑】關於太平天囯領導北伐的將領之一林鳳祥,目前較多的研究是說他最後被俘送北京受凌遲之刑而死(由於相關資料甚多,不及詳列~請參見註),但是作者卻說他服毒自殺,並且註解說:
抓捕林鳳祥的細節記錄在僧格林沁的奏折中,也見於馬振文、郭廷以和夏燮的著作。最為相近的描述是夏燮《粵氛紀事》第五卷。」(同見p.177

且依此線索,查(清人)夏燮《《粵氛紀事.卷五.北路奏膚


粵氛紀事.jpg

,其原文是:
……方僧邸破鎮殺賊時,下令:凡幼童之從賊者,悉生致之。事定,遂悉數送入大營。王親鞫之曰:若必知林逆(鳳祥)所在,速首實以獻,不惟貸汝死,且得重賞也。遂有幼童指示其所匿處,果得林逆於隧道中,生擒之,遂解京,磔於市」(中華書局出版,中國北京,p.101

由此可知即使是作者聲稱「最為相近的描述」者,也與他說的「服毒自盡了」不同,不知他的說法出自何典;至於說「為了怕這位已經身受重傷的太平軍領袖在施刑中過早地死去,特意把他砍頭的刑罰改成了凌遲」,其中的「從斬首改為磔死」之說又不知所本何在(因為根據大清律例,對帶頭「謀反」者,一般的處置方式就是將之處以磔刑,如其後太平天囯的李開芳、陳玉成、石達開、洪仁達、洪天貴福、洪仁玕、黃文英、賴文光……等,亦皆是受此刑而死)。

【註】在此僅舉一例為代表意見,如羅爾綱《太平天囯史.第三冊》轉引(清人)潘士安《(玉珍河釣圖)見聞雜記》即說林鳳祥受死刑時「刀所及處,眼光猶(直)視之,終未嘗出一聲」(見p.1882),明顯與所謂「自盡」之說相異~實際上我們目前所得到的資訊是林鳳祥的終場是戰敗,躲藏,被清軍發現,逕自服毒,未死,旋即被安排救治,然後械送北京,慘遭凌遲處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st2008 的頭像
    Fast2008

    快傑文史網誌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