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
【原文p.57~58】「……培養永明壽出家的吳越王錢元瓘,他父親錢鏐,是農民出身,並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他歷經征討,登上王位後,會寫出這麼美的書信,給回老家省親的老太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 Dec 08 Mon 2014 11:42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
- Dec 06 Sat 2014 22:43
●王勇《翫.封神:54個你所不知道的《封神演義》之謎》
●王勇《翫.封神:54個你所不知道的《封神演義》之謎》
【原文p.141】「牧野之戰發生在西元前十一世紀中期,是商周兩國之間的最後決戰。……
- Dec 05 Fri 2014 09:55
★戴鞍鋼《晚清史》
★戴鞍鋼《晚清史》
【原文p.35】「客家人是漢族中一個極具特色的支系。它是中原漢族人民南遷的產物。西晉至唐宋年間,中原時有大規模的戰亂,當地民眾為躲避戰火,紛紛舉家舉族南遷。他們經歷艱險,輾轉來到山高林密、人口稀疏的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區棲身。
- Dec 03 Wed 2014 16:09
●深度軍事編委會編《二戰尖端武器鑑賞指南》
●深度軍事編委會編《二戰尖端武器鑑賞指南》
【原文p.111】「「赤城」級(Amagi Class)「赤城」號是日本海軍在「信濃」號以前的第二大航空母艦,並以第一航空戰隊旗艦的名號服役了25年,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初期重要的海戰,後於中途島海戰中被擊沉。」
- Dec 02 Tue 2014 07:31
★王開璽《太后垂簾-慈禧奕訢政變記(公元1861年)》
★王開璽《太后垂簾-慈禧奕訢政變記(公元1861年)》
【原文p.31】「趙佶是北宋的徽宗,在位期間,尊信佛教,為政昏庸,橫征暴斂,尤其熱衷於搜羅各地的奇花異石,即所謂的花石綱,並因此而激發釀成方臘、宋江起義。」
- Dec 01 Mon 2014 17:52
⊕文史疑案:王鍾翰著,楊海君、邸永君編《大家說歷史:王鍾翰說清朝》
⊕文史疑案:王鍾翰著,楊海君、邸永君編《大家說歷史:王鍾翰說清朝》
【原文 p.136】「據《東華錄》載,道光三十年(1850)和咸豐元年(1851)全國人口都超過4億。至同治四年(1865)太平軍完全被消滅,只有2億餘人,豈不減少了一半。這個數字未必確定,因為那一年有……12省處未經冊報。」
- Nov 29 Sat 2014 13:27
⊕文史疑案:【美】瑪潔莉.謝佛著,顧淑馨譯《最嗆的貿易史:小小胡椒,打造世界經濟版圖》
⊕文史疑案:【美】瑪潔莉.謝佛著,顧淑馨譯《最嗆的貿易史:小小胡椒,打造世界經濟版圖》
【原文p.71】「在明朝(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後,中國的胡椒用量更是有增無減。十五世紀初,鄭和為明成祖展開歷史性的遠航。胡椒是中國皇朝的尋寶船隊浩浩蕩蕩出航的主因。」
- Nov 29 Sat 2014 12:43
★何滿子《中古文人風采》
★何滿子《中古文人風采》
【原文 p.227】「或曰,說謝安的臨危不亂,容與鎮定古今無匹,似嫌誇張,諸葛亮擺「空城計」,撫琴退司馬仲達,不是已專美於前了嗎?對曰:唯唯否否,空城計的故事野史附益很多,小說猶然,諸葛亮臨危不亂大概是事實,但這一戰的性質無關於蜀漢的存亡,比之於謝安的處境,諸葛亮所遭的戰役簡直小事一樁,……。」
- Nov 20 Thu 2014 13:54
★【美】史景遷著,溫洽溢譯《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美】史景遷著,溫洽溢譯《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原文p.50】「李衛對於處理呂家和呂留良的藏書之所以胸有成竹,是因為他在兩年前(一七二六年十一月)就已辦過類似的案子了。當時李衛就任浙江總督才一年,就收到雍正外遞的諭旨,令他以謀逆罪名緝挐出身浙江書香世家的查嗣良,他是聲名赫赫的儒士,時任江西鄉試正考官。查嗣良的罪名是他以《大學》中「維民所止」為題。指控查嗣良的人認為,這是刻意挑選的文句,因為「維止」二字就是把「雍正」去了頭上的筆劃。換言之,查嗣良是唆使學生去砍皇帝的頭。」
- Nov 20 Thu 2014 13:53
★王其鈞《至尊佛陀》
★王其鈞《至尊佛陀》
【原文p.25】「……不空廣設道場宣講密教佛法,也是密宗中影響最大的人。……但是密教思想主要以《大日經》與《金剛經》為思想指導,其佛學思想傾向於外教,與中國人的信仰教義相差較大,因此總體影響並不很大。……。」
- Nov 18 Tue 2014 12:21
★石玉民《從敵對到握手:兩岸關係六十年全掃描(1949~2009)》
★石玉民《從敵對到握手:兩岸關係六十年全掃描(1949~2009)》
【原文p.215】「美國與中國關係的接近,影響了許多國家的政策立場。1972年9月29日,日本搶在美國之前宣佈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接著有近30多個國家先後宣佈與中國建交。其中有相當多的一批是美國的主要盟國,如英國、荷蘭、希臘、德國、盧森堡、澳大利亞、西班牙、義大利等等。台灣的外交頹勢猶如江河日下,一發不可收拾,其「外交部」乾脆被人稱之為「斷交部」。」
- Nov 17 Mon 2014 20:11
●龐聯昌《皇陵破:市文物局長手記》
●龐聯昌《皇陵破:市文物局長手記》
【原文p.91】「「開言崇聖典,用武若通神。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屯兵驅虎豹,養子得麒麟。諸葛常談羨,能回天地春。」《三國演義》對司馬懿的描述可謂入木三分。的確,作為曹魏政權的四朝元老,司馬懿為西晉王朝做了奠基。」
- Nov 16 Sun 2014 12:43
★蕭一山《曾國藩傳》
★蕭一山《曾國藩傳》
【原文p.141】「道光末年洪大全以天地會首領的資格,假稱天德皇帝,在廣東舉義,被廣東巡撫葉名琛的濫殺政策鎮壓下去。洪秀全原和天地會黨人有聯絡,他的部下也吸收了不少的天地會分子,洪大全在廣東失敗,就退到廣西,和他聯合起來,二人在永安還「並稱萬歲」哩!潰圍時,他們把大全陷入清軍,讓賽尚阿擒獲解北京殺害了。」
- Nov 16 Sun 2014 12:40
★朱大渭著,戴衛紅編《大家說歷史:朱大渭說魏晉南北朝》
★朱大渭著,戴衛紅編《大家說歷史:朱大渭說魏晉南北朝》
【原文 p.88】「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乘蜀漢荊州守將關羽率軍北攻襄陽、樊城,與曹魏大軍激戰不已,造成後方空虛之際,派遣大將呂蒙「白衣渡江」,襲占關羽的後方基地江陵。關羽聞訊後倉猝回軍救援,結果兵敗被殺,孫權遂占有了整個荊州,吳、蜀聯盟關係破裂。」
- Nov 03 Mon 2014 14:06
☆雨田編《世紀名人懸案大破解》
☆雨田編《世紀名人懸案大破解》
【原文p.400】「至今,關於甘迺迪遇刺的原因仍無定論,民間各種有關甘迺迪的調查仍在繼續。據說,美國國家檔案絕密處存有五十一本《關於謀殺甘迺迪和奧斯華的調查案卷》,但必須等到2008年才能公佈,或許到那時,甘迺迪遇刺的真相才會昭然天下。」
- Nov 02 Sun 2014 10:44
★郭廣迪、白素玉、王麗榮編《國共關係中的傳奇人物》
★郭廣迪、白素玉、王麗榮編《國共關係中的傳奇人物》
【原文p.246】「1925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建議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並準備北伐。……」
- Nov 01 Sat 2014 11:35
★【美】史景遷著,溫洽溢譯《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美】史景遷著,溫洽溢譯《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原文p.170】(康熙遺詔)「……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無取天下之心。嘗兵及京城,諸大臣咸云當取。太宗皇帝曰:「明與我國,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係中國之主,不忍取也。後流賊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臣民相率來迎,乃剪滅闖寇,入承大統。稽查典禮,安葬崇禎。」……」
- Nov 01 Sat 2014 11:35
▲【美】E.J. 湯普遜《歷史著作史》
▲【美】E.J. 湯普遜《歷史著作史》上卷第二分冊
【原文p.714】「馬基雅維利的偉大繼承者和唯一可以和他匹敵的是弗蘭西斯科.基察第尼(1483~1540)。基察第尼是弗羅倫薩人,於1482年3月6日在這個城市出生。」
- Oct 31 Fri 2014 13:38
★羅毅《雍正教會我的36則亂世成功術》
★羅毅《雍正教會我的36則亂世成功術》
【原文p.228】「賈誼的敗筆之一,就是不斷要皇帝換掉兩個當初輔佐他登上帝位的老臣,但是若非這兩個功臣,今日的天下早就已經不是劉家的了。然而,賈誼卻妄想以十八歲的年齡取代兩個老臣而代之,希望的皇帝讓他來主政;就算他真的有天大的才能,但皇帝豈有可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 Oct 31 Fri 2014 13:36
⊕文史疑案:錢穆《中國史學名著》(b)
⊕文史疑案:錢穆《中國史學名著》(b)
【原文p.146~147】「上學期最後講到東漢到隋這一段的史學。我們學歷史的人,第一要懂得時代,時代自然會變,從來歷史上,古今中外,沒有不變的時代。我們又要注意到每一時代的學術。學術不僅要跟著時代變,還要能創新。有了學術創新,才能跟著有時代創新。諸位不要認為時代永遠在那裡變,便是永遠在那裡新,這是不會的。如我們每一人從孩到老,天天在那裡長大,慢慢兒老了,死了,這是個自然現象。我們要受教盲,從事進修,才能在自己生命過程中有創新。時代之變是自然的,學術之變,不專是追隨時代,而要能創新時代。中國歷史從東漢一路下來,比較上面從春秋戰國以至西漢,乃及東漢的上半期,這是大變了。最簡單的,中國已經沒有了一個大一統的局面。說到這一時代的學術,不是沒有,只看隋書經籍志,這個時代經史子集著作很多。但這一段時期的學術,一言蔽之,只是在隨著時代變。如說兩漢是講經學的,魏晉南北朝變為清談,轉講老莊了。接著佛教跑進中國來。這些都是跟隨著時代之變而變,只是一個自然的。嚴格地說,說不到創新。即如講到史學,本是這一時代一個新東西,但也只是沿著太史公史記下來,一路因循,下邊並不能再有新創造,能主動來開創時代的一種新創造。也可說,在當時,不僅沒有新史學,也沒有新哲學。因此,不能達到領導時代開創時代的任務。」
- Oct 31 Fri 2014 13:35
⊕文史疑案:錢穆《中國史學名著》(a)
⊕文史疑案:錢穆《中國史學名著》(a)
【原文 p.147】「我們講魏晉南北朝的史學,最後講到劉知幾史通,其實這是東漢以下直到唐初這一段的史學積累而成了劉知幾的這一部史通。只為魏晉南北朝這一段的史學沒有很高的價值,而劉知幾的史通乃僅從這一段的史學中出來。」
- Oct 30 Thu 2014 10:16
★黎東方《細說明朝》
★黎東方《細說明朝》
【原文p.432】「李自成放棄西安,出武關,退至襄陽。這時候(順治二年的夏天)左良玉離開武昌東航,找福王朱由崧(弘光帝)的朝廷算賬(帳),李自成乘虛佔了武昌,停留五十多天,然後南下,到了通城,在九月間被老百姓打死在通城的九宮山(另一說法,是死在辰州的羅公山)。他的部眾,有很多被何騰蛟收編。」
- Oct 29 Wed 2014 11:57
⊕文史疑案:傅淞巖《朕。知道了》
⊕文史疑案:傅淞巖《朕。知道了-雍正:被誤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
【原文p.60】「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暢春園經歷了漫長的一天。子夜剛剛開始,康熙的病情急轉直下,他急召各位皇子前來暢春園,甚至召來了沉寂了十多年的十三阿哥胤祥。皇子們焦急地等待著父皇身體的訊息,他們看到蒼白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再一點點沉入西方的地下。
- Oct 27 Mon 2014 12:37
☆【日】オフィス五稜郭編著《ウォーターライン完全カタログ》
☆【日】オフィス五稜郭編著、【日】二之宮隆編集《ウォーターライン完全カタログ Water Line Series Perfect Catalog》
【原文p.139】「空母ヨークタウン參加海戰
- Oct 26 Sun 2014 09:21
★南懷瑾《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南懷瑾《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原文p.29~30】「可是明、清間許多名士大臣,例如明代的王守仁(陽明)、張居正,清代的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翁同龢、最後的狀元張謇等人,都不是由明、清兩代的官學國子監出身,他們當初都是由家塾或書院自學成才,再隨俗走八股考試的功名路線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