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史疑案:李恭蔚《世界史通論》
【原文 p.53】「亞洲人的生活方式:古印度與中國文明(西元前二○○○年至西元二二○年)……約西元前一五○○年,中國的商朝文化,發源於黃河平原。此時,中國已發展出甲骨文字,而今日之中國文字仍由甲骨文逐漸演變而來。周代是中國歷史國祚最長的朝代。主要的中國經典、哲學、藝術、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均在此時獲得發展。降至漢代,中華帝國的疆域獲得開拓,並發展出東亞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文藝和學術,堪稱中國盛世(Pax Sinica)。」
【指疑】所謂「亞洲人的生活方式」一詞,作者指明是「古印度與中國文明」,筆者懷疑這會不會是從馬克思在1859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講的社會經濟演化階段之一-「亞細亞生產方式」借用出來的名詞呢?如果真是這樣,實在令人難以認同,因為根據相關記載,在中國,最早提出「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者是在中共黨內,時間是1927年11月,但是並沒有獲得對這一名詞有實質內涵的結論;其後有多位學者論戰,包括李季、胡秋原、郭沫若、呂振羽等都提出看法,但是終究對所謂「亞洲人的生活方式」並無具體共識,只是肯定它不能說是「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獨立的階段」。
再說馬克思講的「亞細亞生產方式」,實際上並非只是為亞洲所特有,而且它在馬克思的年代時還存在於印度與俄羅斯。這一切說明的是前引文作者講的「亞洲人的生活方式」在中國(在台灣更是如此)其實該說是一個意義不明的名詞,建議避免。
最後,作者在提到中國文明時以商朝居先(而不提夏朝),這也是西方史學界的看法。凡此種種說明的是本書的若干立論似乎頗有討論空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