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樹《中華史學三千年》

中華史學三千年

【原文p.192200】「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幾對受賄寫史深惡痛絕。他在《史通.曲筆篇》中對涉及收賄的兩位史家痛加斥責說:「班固受金而始書,陳壽借米而方傳。此又記言之奸賊,載筆之凶人,雖肆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除劉知幾之外,提及班固受賄寫史的尚有:南朝學者劉勰在其《文心雕龍.史傳篇》中說:「及班固述漢,因循前業。觀司馬遷之辭,思實過半。其十志該富,讚序弘麗,儒雅彬彬,信有遺味。至於宗經矩聖之典,端緒豐贍之功,遺親攘美之罪,徵賄鬻筆之愆,公理辨之究矣。」劉勰在這裡述及班固「徵賄」寫史之事,但並未明確表達自己的看法,只是說仲長統(仲長統字公理)曾對此事詳加辨析。而現存仲長統的著述中沒有相關的論述,議者多以為其論當在仲氏的《昌言》之中,但《昌言》太半遺逸,《全後漢文》中輯錄的《昌言》現存篇目中未論及此事,因而具體情況無從查考。稍後,北朝學者柳虬在談到漢魏以降史官「密為記注」與史家「密書其事」的弊端也說:密記密書的結果,是使很多事實無法弄清,「何止物生橫議,亦自異端互起,故班固致受金之名,陳壽有求米之論。」此外,武則天曾任著作佐郎兼修國史的劉允濟在強調史官職任之重要時也說:「史官善惡必書,使驕主賊臣懼,此權顧輕哉?而班生受金,陳壽求米,僕乃視如浮雲耳。

由上可見,無論是劉勰、柳虬、劉允濟還是劉知幾,都提到了班固受賄寫史之事,但又都缺乏詳盡的記述。……除劉知幾外,劉勰、柳虬、劉允濟三人的態度都很模糊,予人以謹慎對待,不願輕下結論的感覺。……


……對班固受賄寫史之事,前人說法不一。……但是,「受金」之説非止一人,似乎並非空穴來風,那麼,這一說法由何而起呢?……班固受明帝之命續寫《漢書》無疑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事件,……作為被廣泛傳寫的班固「受命」寫史之事極易在傳抄過程中被誤寫為「受金」寫史。之所以這樣說,原因在於,「命」、「金」二字,字型十分相似,……最早提及班固受賄寫史問題的是仲長統,即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篇》中的相關記述。但是,仲長統生活的年代去班固逝世已一百餘年,百餘年間的輾轉傳抄,無論是錯抄還是因字跡受損模糊而導致誤鈔,都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

【指疑】引文作者為了為班固「受金」寫史一事辯誣而花了很多力氣,其中多有中肯論述(包括認為「天子不宥」、「律令不許」、「士林不齒」、「怨家不饒」等一干理由定使班固必然不會如此做,另外又提出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考史》、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對班固「受金」一事之質疑),但是在後面所說的「『受金』一詞係『受命』」之誤」一說則似乎有待商榷,因為「受金」與「收賄」、「受賄」之意相同,只是用以描述客觀事實,如引文所提「班固受金之名」(柳虬)、「班生受金」(劉允濟)等也都是同樣的意思,但是它們都不是史書中所原始記載的文字,所以光是試圖推翻「受金」一詞並不具備實質意義;何況作者已說「最早提及班固受賄寫史問題的是仲長統」,而仲長統說的是「徵賄」而非「受金」,因此不管班固是否真的「收賄寫史」,只是否定後人口中所說「受金」二字並無助於發掘事實真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