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傑文、傅永軍《經學十二講》

經學十二講

【原文 p.148】「因鄭玄在詩經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他的詩箋一出,遂風行一時,加速了三家《詩》學的消亡。從此《詩》學領域由四家爭鳴變成一家獨尊,而鄭箋氣勢又遠在毛傳之上。魏晉時的王肅亦是通學時代的卓犖人物,他喜賈、馬之學,而厭惡鄭氏,說《詩》往往有意與鄭玄立異,《詩》學研究由先時的今古之爭一變而成為鄭、王之爭。《四庫全書總目》曰:『王肅作《毛詩注》《毛詩駁議》《毛詩奏事》《毛詩問難》諸書,以申毛難鄭。歐陽修引其釋《衛風.擊鼓》五章,謂鄭不如王。王基又作《毛詩駁》以申鄭難王。王應麟引其駁《苢芣》一條,謂王不及鄭。晉孫毓作《毛詩異同評》,復申王說。陳統作《難孫氏毛詩評》,又明鄭義。袒分左右,垂數百年。』這一漫長的學術爭論隨著《毛詩正義》的出現而宣告結束。《毛詩正義》由孔穎達主持編撰,……。此書是漢魏六朝《詩》學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指疑】作者說《詩》學研究變成「鄭、王之爭」,並引《四庫全書總目》舉歐陽修、王基、王應麟、孫毓、陳統等為例,接著說「這一漫長的學術爭論隨著《毛詩正義》的出現而宣告結束」。問題是編撰《毛詩正義》的孔穎達為唐朝人,歐陽修、王應麟為宋朝人(王基、陳統、孫毓則為魏晉時代的人),那麼如此一來,如何說是孔穎達編了《毛詩正義》後「鄭、王之爭」於是學術爭論就宣告結束了呢?這在時間上似乎說不過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st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