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疑案:【日】立間祥介著,【日】橫山光輝繪,游蕾蕾、嚴可婷譯《橫山光輝帶你讀三國》
【原文p.136】「曹丕繼承了父親建立的「曹魏」,由曹操與卞氏所生,原是曹操的第三子,由於異母的兩兄長早逝,而成為太子。……
目前分類:文史疑案 (201)
- Jul 09 Wed 2014 07:10
⊕文史疑案:【日】立間祥介著,【日】橫山光輝繪,游蕾蕾、嚴可婷譯《橫山光輝帶你讀三國》
- Jul 04 Fri 2014 06:10
⊕文史疑案:張大春導讀《効忠與任俠-七俠五義》
⊕文史疑案:張大春導讀《効忠與任俠-七俠五義》(【清】石玉崑原著)
【原文p.32~36】「《七俠五義》設計了一個大壞蛋襄陽王。我們一直到《小五義》都不明白為什麼襄陽王要造反。到最後我們都看完《續小五義》了,恐怕都不能明白。在這樣一個彈性很大的文本當中,從頭到尾都沒有交待為什麼襄陽王要造反。白玉堂死後,一直到《小五義》作者才掉筆反打一拍,交待了襄陽王的祖上是趙匡胤的三弟趙光美,是兄弟三人之中最小的一位。……
- Apr 22 Tue 2014 12:18
⊕文史疑案:丁燕石《這一夜,雍正奪嫡》
⊕文史疑案:丁燕石《這一夜,雍正奪嫡》
【原文 p.290】「……附帶一提的是:康熙帝深通醫理,認為南方人適宜於服用人參,北方人則「於參不合」。由此看來,(胤禛)用人參毒殺他似乎是錯誤的選項。康熙帝之死與皇四子胤禛有關的傳說還很多,前文曾逐項簡列,絕大部分都屬野語村言,不足取信。……」
- Apr 10 Thu 2014 16:11
⊕文史疑案:顏清洋《武聖關公畫傳》
⊕文史疑案:顏清洋《武聖關公畫傳》
【原文p.192】「明神宗在位四十七年,有二十六年不上朝,多年深居後宮,不接見大臣,又極為迷信,經常在宮中舉辦齋醮法會,荒唐事蹟罄竹難書。」
- Apr 09 Wed 2014 17:37
⊕文史疑案:史良昭《百世一斷-歷史的第二種讀法》
⊕文史疑案:史良昭《百世一斷-歷史的第二種讀法》
【原文 p.86】「赤壁之戰行號稱孫劉聯軍共同參加作戰,孫權發軍五萬,劉備才出兵二千。然而後者並非可有可無,東吳力邀劉備,目的是讓曹操從劉表處收編的十數萬南方軍隊不至於為新主子過分賣命,因為由劉備佐助的劉琦在舊部中仍有不小的影響力。……赤壁火攻發生在當年農曆十月間。十月小陽春,氣候多變,其時恰刮起了東南風,風助火勢,火借風威,使孫劉聯軍的戰果更為輝煌。」
- Mar 20 Thu 2014 16:56
⊕文史疑案: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
⊕文史疑案: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
【原文p.847】第四三五則〈孫策欲襲許〉:
- Mar 20 Thu 2014 15:57
⊕文史疑案:馬書田《中國道教諸神》
⊕文史疑案:馬書田《中國道教諸神》
【原文p.44】「唐宋時,道教又造出了最高層神團「三清」和「四御」,玉帝地位在三清之下,而位列四御之首。但道門的這種安排和說教,並不為世俗所接受,人們心目中的玉皇大帝是古代天下第一神,就像任何人也不會超過人間帝王一樣。」
- Feb 20 Thu 2014 11:14
⊕文史疑案:劉佐泉《太平天國與客家》(b)
⊕文史疑案:劉佐泉《太平天國與客家》(b)
【原文 p.207~237】「十一、客家心靈史上的豐碑……
- Feb 20 Thu 2014 11:13
⊕文史疑案:劉佐泉《太平天國與客家》(a)
⊕文史疑案:劉佐泉《太平天國與客家》(a)
【原文 p.187~189】「說曾國藩是客家人,是否屬於奇談怪論?……曾,源出於姒姓。……曾參被稱為第一代祖,至曾國藩已是第七十代了。曾參其後,多代未出魯境。直至王莽篡漢時,曾氏始往南遷。……」
- Feb 19 Wed 2014 12:13
⊕文史疑案:黎東方《新三國》
⊕文史疑案:黎東方《新三國》
【原文 p.91】「……劉孫二家親戚關係已經中斷。所以孫權看到劉備一天一天的發展,有點恐慌。他不得已而求其次,派人向關羽去求婚,情願討關羽的肥大女兒做兒媳婦。」
- Feb 17 Mon 2014 12:26
⊕文史疑案:楊憲東《大破譯》
⊕文史疑案:楊憲東《大破譯》
【原文p.179】「……輪迴只是自然界的現象之一,就如同水加熱會蒸發、受冷會結冰一樣,不值得大驚小怪。輪迴轉世在佛教、古印度的婆羅門教、原始的基督教、中國傳統的道教,甚至在美洲的印第安文化中,都被大量的闡述與討論。可以說輪迴轉世的觀念對人類造成深遠的影響。」
- Jan 13 Mon 2014 08:15
⊕文史疑案:【日】柴田鍊三郎著,秦明、金藝譯《真田幸村》
⊕文史疑案:【日】柴田鍊三郎著,秦明、金藝譯《真田幸村》
【原文p.265~266】「德川家康初次結婚是在十五歲時。依照今川義元的命令,迎娶了關口親永的女兒,也就是筑山殿。
- Jan 10 Fri 2014 06:32
⊕文史疑案:胡阿祥、宋豔梅《中國國號的故事》
⊕文史疑案:胡阿祥、宋豔梅《中國國號的故事》
【原文 p.188~189】「韓林兒為韓山童子。子既稱小明王,則韓山童在世時或以明王、大明王自稱。又無論明王、大明王、小明王,都當出自韓山童所倡的「明王出世」。韓山童為白蓮教徒,元末白蓮教宣揚「彌勒下生」、「彌陀出世」;如此,韓山童倡言的「彌勒佛下生,明王出世」之「明王」,或即「彌陀」。事實也正是這樣。
- Jan 04 Sat 2014 18:47
⊕文史疑案:趙弘雅《揭開漢人天界之謎》
⊕文史疑案:趙弘雅《揭開漢人天界之謎》
【原文 p.71】「這位來歷不明的燃燈道人在《封神榜》裡表現十分平凡。他被指定當元始天尊的徒弟,姜子牙的師兄。他住在靈鷲山的圓覺洞,出門時也騎鹿。李天王被不孝兒三太子迫得走投無路時,送一座救命寶塔,幫解圍的就是這位老兄了。他是金鰲洞破十大天君的十陣圖時的總指揮。聞太師的師父,金靈聖母,就是他開殺戒時打死的。……」
- Dec 30 Mon 2013 21:38
⊕文史疑案:孟憲實《孟憲實讀史漫記》
⊕文史疑案:孟憲實《孟憲實讀史漫記》
【原文p.91】「在貞觀時代,皇帝重視司法制度,……貞觀六年,唐太宗到監獄裡視察,那年全國有近四百名死刑犯,都集中到大理寺的監獄。……唐太宗……就跟這些死囚說,我跟你們立一個君子之約,現在是冬天,放你們回去,來年秋收之後,咱們再在這裡集合。四百囚就離開了監獄,都回家過了一年。第二年的秋後,一個不少全都回來了。這是太宗時期有名的「四百死囚來歸獄」的故事。……這事兒當時也感動了唐太宗,把所有的人都赦免了。……這不僅是珍惜生命的故事,也是順應人性的故事,還得了人心,典型的「雙贏」。……只有唐太宗才能精彩地導演這齣人性悲喜劇。「怨女三千出後宮,四百死囚來歸獄」,這是貞觀時期創造的一個奇蹟。」
- Dec 12 Thu 2013 16:02
⊕文史疑案: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中國歷代戰爭史(第四冊)》
⊕文史疑案: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中國歷代戰爭史(第四冊)》
【原文 p.4-1147】「周瑜在擊破烏林之曹營後,即以水軍杜截曹操企圖逃走船隻,並以大軍溯江西上,追擊曹軍運輸船隻,兵到巴邱(今湖南省岳陽縣)探知曹操之船團皆屯在其南四十里之金沙堆(今名曹公洲)一帶,瑜以兵遶道偃虯(在今曹公洲西北)截擊之,操之長水校尉任峻知不可免,乃舉火焚船,自駕小舟以逃。周瑜率其大軍直追操至於江陵城下。」
- Dec 12 Thu 2013 13:22
⊕文史疑案:【英】崔瑞德、魯惟一編,楊品泉等譯《劍橋中國秦漢史》
⊕文史疑案:【英】崔瑞德、魯惟一編,楊品泉等譯《劍橋中國秦漢史》
【原文 p.707~708】「不能指望王充會同意上天有意干預人事,甚至認為上天特別眷顧某一家一姓來掌權之說。除此而外,以下的主張是符合他的現實主義觀點的,即他辯論說,不管傳統的假說和教條怎麼講,沒有一種先驗的理論會把某一現世政權的命運看成必然次於前朝的命運,或者看成低於從前的黃金時代,因此,乍一看來會很奇怪地發現,他不僅提到周文王和周武王是受命於天的君主,而且還指出漢高帝和漢光武也是如此。王充也許在這裡僅指大家都在使用的陳詞濫調,即他並不認為它有實效,也沒有加以肯定的這種說法。
- Nov 27 Wed 2013 10:29
⊕文史疑案:盛巽昌補證《三國演義 補證本》
⊕文史疑案:盛巽昌補證《三國演義補證本》
【原文p.108】「按,三國時人也多有綽號,如以聲價者有水鏡、臥龍、鳳雛;狀貌者有大耳兒(劉備)、髯(關羽)、賈長頭(賈逵);武勇如飛將(呂布)、虎痴(許褚)、小霸王(孫策);而黃巾、黑山領袖幾都有綽號。」
- Oct 23 Wed 2013 09:50
⊕文史疑案:范文瀾《中國近代史》
⊕文史疑案:范文瀾《中國近代史》
【原文p.150】「……李秀成寫完自述的當天夜間,曾國藩就把他「凌遲處死」。在尖銳的階級抗爭中清政權對革命的仇恨心理是非常毒狠的,決不允許許革命留下一線復燃的機會。」
- Oct 20 Sun 2013 09:43
⊕文史疑案:南懷瑾《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文史疑案:南懷瑾《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原文p.77】「……所以我幾十年提倡諸葛亮的《誡子書》,諸葛亮不是道家,完全是儒家。他一生的學問精神,就是他那一封給兒子的信。他自己在前方,做宰相帶兵,對兒子的教訓是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