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這個天國不太平》
【原文p.74】「癸好三年(1853)十一月二十二日,洪秀全給楊秀清加上「勸慰師、聖神風」的頭銜,作為平衡,給蕭、馮、韋、石都加上天象頭銜,韋昌輝獲得其政治生涯最顯赫、也是最後的繫銜-雷師、後護又副軍師、北王,成為僅次於洪、楊,太平天國當時名副其實的第三號人物。應該說,這個稱號是當之無愧的。」
- Nov 04 Mon 2013 10:09
★陶短房《這個天國不太平》
- Nov 04 Mon 2013 10:08
★岳南《南渡北歸.傷別離》
★岳南《南渡北歸.傷別離》
【原文p.230~231】「……已是七十六歲高齡、雙目全瞽的陳寅恪,深情地追憶了兩家三世之交的情誼,對曾昭燏的獨身生活、高才短命,以及成為政治制度的犧牲品等等,發出了憂憤的悲鳴:
- Nov 02 Sat 2013 12:23
★歷史科教學研討會編《中國近代史》
★歷史科教學研討會編《中國近代史》
【原文p.74】「咸豐六年(一八五六)五月,(楊)秀清破清江南大營,向榮奔丹陽,自縊而亡。清廷以和春為欽差大臣,接統其殘部,天京第一次大解圍。東王威權日盛,益驕橫,乃詭藉天父下凡,召天王至東王府,企圖弒害篡位。天王乘間逸去,囓血書召北王韋昌輝入衛。……
- Oct 29 Tue 2013 12:01
★蘇同炳(莊練)《中國歷史上最具特色的皇帝》
★蘇同炳(莊練)《中國歷史上最具特色的皇帝》
【原文p.243】「「一月皇帝明光宗-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這裡所要介紹的,乃是與清高宗站在另一項紀錄的尖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明光宗。此君在位時間之短,亦屬空前,總計只有一個月。以與乾隆所保持的六十四年相比,其差距可謂懸殊。」
- Oct 27 Sun 2013 16:31
★劉耿生《海瑞罷官與文革》(b)
★劉耿生《海瑞罷官與文革》(b)
【p.104】「張太后……只是心中暗說:「新來的這小子不是個省油的燈!」」
- Oct 27 Sun 2013 16:31
★劉耿生《海瑞罷官與文革》(a)
★劉耿生《海瑞罷官與文革》(a)
【原文p.102】「說來也怪,這個萬貴妃魁梧的身體,膀大腰圓,聲音粗亮,無論你從她身前或身後看,都像個男子柔道或日本相撲運動員。這絕不是我故意醜化她,檔案文獻記載她「貌雄聲巨,類男子」,真鬧不清憲宗為什麼就愛上了這個「運動員」?真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去衡量明朝皇帝。」
- Oct 26 Sat 2013 15:40
◇反推薦書:北京大陸橋文化傳媒《空戰風雲》
◇反推薦書:北京大陸橋文化傳媒《空戰風雲》
【說明】中國出版的軍事類書籍雖然不少,但是水準良莠不齊,而其中之莠者像這本《空戰風雲》的情況似乎也不會很多,畢竟本書的照片配圖可以說是混亂與錯誤的集合體(例如把現代美國航空母艦的圖片當成二戰時的「薩拉托加」號、圖片明明是英國的倫敦橋在冒煙,而文字說明卻說是美軍轟炸東京……諸如此類,直是不勝枚舉),文字敘述之多所錯謬也不在話下(包括像說二戰時美軍轟炸東京的是「B-52」……等等之類),顯然編著者對軍事歷史其實是相當陌生,那麼既是如此,又如何發為著作呢?至此如果還把它留在書架上,只怕對讀者造成了誤導。
- Oct 23 Wed 2013 09:50
⊕文史疑案:范文瀾《中國近代史》
⊕文史疑案:范文瀾《中國近代史》
【原文p.150】「……李秀成寫完自述的當天夜間,曾國藩就把他「凌遲處死」。在尖銳的階級抗爭中清政權對革命的仇恨心理是非常毒狠的,決不允許許革命留下一線復燃的機會。」
- Oct 22 Tue 2013 11:58
★柏楊《柏楊曰-讀通鑑.論歷史(2)》
★柏楊《柏楊曰-讀通鑑.論歷史(2)》
【原文p.403】「歷史上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西施的事蹟,發生在紀年前五世紀一○年代,《資治通鑑》還沒開始。……」
- Oct 20 Sun 2013 09:43
⊕文史疑案:南懷瑾《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文史疑案:南懷瑾《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原文p.77】「……所以我幾十年提倡諸葛亮的《誡子書》,諸葛亮不是道家,完全是儒家。他一生的學問精神,就是他那一封給兒子的信。他自己在前方,做宰相帶兵,對兒子的教訓是一封信。……」
- Oct 19 Sat 2013 12:24
★余同元《槍桿子出政權》
★余同元《槍桿子出政權》
【原文p.65】「周武王四年(公元前一○二七年),滅商的條件完全成熟了,周武王召集微、彭、濮、羌、庸、蜀等部族,率戎車三○○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五萬人,渡黃河東行,向殷都朝歌開進。……商紂王便把大批奴隸和戰俘組織武裝起來,據說有七十萬之眾,開向牧野作戰。……」
- Oct 18 Fri 2013 11:38
★李定一《中華史綱》(b)
★李定一《中華史綱》(b)
【原文 p.352】「宋太祖一反中國傳子的傳統不傳子而傳弟,因此引起一些流言,如「燭影斧聲」之類,暗示趙光義趁探病之際弒殺其胞兄,實非事實。太祖有四子,賀后所生子德昭出生於公元九五六年,「終太祖之世,亦竟不封以王爵」,更無立太子之事,群臣亦無一人請立太子。……」
- Oct 18 Fri 2013 11:37
★李定一《中華史綱》(a)
★李定一《中華史綱》(a)
【原文 p.341】「……李存勗於公元九二三年滅後梁,是為後唐莊宗。不久(九二五)為其父之養子李嗣宗所弒。兩傳後為後晉所滅,後唐凡四帝,十三年(九二三~九三六)。」
- Oct 15 Tue 2013 15:41
☆【日】綜合文化研究俱樂部著,林明鋒譯《圖說日本史》
☆【日】綜合文化研究俱樂部著,林明鋒譯《圖說日本史》
【指疑】本書在p.265的圖片「甲午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是依顏色劃分列強於清末時在中國的勢力範圍的,但是配色與說明顯然有些出入(例如把「法領印度支那」劃在俄國的勢力範圍內、台閩朝鮮劃在美國或英國的勢力範圍內……等等,情況不一而立),疑是出版時於套色上出了錯誤。
- Oct 03 Thu 2013 10:26
★柏楊《中國人史綱》
★柏楊《中國人史綱》
【原文p.938】「太平天國所作的改革,至少使中國躍進一百年。而現在纏足、辮子、娶妾、吸食鴉片,以及等等其他被維護的「名教」,一一恢復舊觀。只有一件沒有恢復,那就是清政府滿洲人手中的軍權,從此轉移到漢人手中。
- Sep 29 Sun 2013 22:24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原文p.223】「趙匡胤在公元九六○年奉後周恭帝之命去討伐契丹,兵次陳橋驛,距開封不及一日的距離,被部下以黃袍加身推戴為皇帝。……恭帝郭宗川,則是一個七歲的孩子,因之九六○年之政變創立北宋,沒有遇到抵抗,……。」
- Sep 17 Tue 2013 21:39
★【日】津田太愚著,林子傑譯《圖說三國兵法:輕輕鬆鬆3小時學會魏蜀吳謀略》
★【日】津田太愚著,【日】つだゆみ漫畫,林子傑譯《圖說三國兵法:輕輕鬆鬆3小時學會魏蜀吳謀略》
【指疑】這是巧合嗎?就和目前在坊間所見的許許多多打著「三國」旗號而由日人原著的中文譯著一樣,本書也不時充滿著一干模糊的筆法與錯誤的敘述,筆者信手舉例如下:
- Sep 16 Mon 2013 22:27
●施鶴群《趣味軍事》
●施鶴群《趣味軍事》
【原書p.197】「海灣戰爭中,伊軍不少「米格」戰機被擊落,問題不在「米格」戰機身上。而是由於伊軍飛行員素質差,技術水平低,使得「米格-29」戰鬥機優良戰鬥性能沒有得到發揮。這樣,海灣戰爭空中決鬥,倒霉的事就發生在「米格-29」戰鬥機身上。在海灣戰爭中,有8架伊軍的蘇製「米格-29」戰鬥機被擊落。」
- Sep 16 Mon 2013 22:26
⊕文史疑案:毛上文、溫芳《五行起名詳解》
⊕文史疑案:毛上文、溫芳《五行起名詳解》
【原文p.133】「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嵩的朋友呂伯奢在山東為官時把二十歲的曹操舉為孝廉,換句話說,曹操成為當時地方政府的預備官吏,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
- Sep 03 Tue 2013 18:20
★魏昌《楚國歷史文化讀本》
★魏昌《楚國歷史文化讀本》
【原文p.62】「楚國從建國初的早期奴隸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至春秋中後期及戰國初,在奴隸制母胎中也逐漸孕育出新的封建生產關係。如井田制-奴隸社會土地公有制開始瓦解,楚國土地制度已非單一的公有制,而是公私並存,土地私有現象日益普遍。」
- Aug 19 Mon 2013 20:53
△林金水《台灣基督教史》
△林金水《台灣基督教史》
【原文p.3】「英國長老會先在台南府(打狗)傳教。1866年,馬雅各在打狗建起第一座教堂,高長等四人受洗,這是二百年後十字架又一次在台舉起。」
- Aug 14 Wed 2013 07:04
☆夏一東《世界戰史札記-國防大學教授點評名戰與名將》(b)
☆夏一東《世界戰史札記-國防大學教授點評名戰與名將》(b)
【原文 p.120】「萊特灣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海戰,雙方參戰艦隻達282艘之多。……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已全部被殲,聯合艦隊從此失去了遠洋作戰能力。」
- Aug 14 Wed 2013 07:04
☆夏一東《世界戰史札記-國防大學教授點評名戰與名將》(a)
☆夏一東《世界戰史札記-國防大學教授點評名戰與名將》(a)
【原文 p.115】「『捷一號作戰』……日海軍則將全部作戰艦隻分別編為:第一游擊編隊,司令栗田武雄海軍中將,……第二游擊編隊,司令清英志摩,……西村編隊,司令西村章二海軍少將,……機動編隊,司令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準備實行海上決戰。」
- Jul 18 Thu 2013 11:45
★【德】艾伯華著,王志超、武嬋譯《中國通史》(b)
★【德】艾伯華著,王志超、武嬋譯《中國通史》(b)
【原文】「由於中國定居者對當地土著持續增加的壓力,1848年湖南當地的土著爆發了騷亂。同一年,在更靠南的江西省也發生了類似的騷亂,這次還與歐洲人的影響有關。其領導者洪秀全(生於1814年)是一個普通的客家人,……。」
- Jul 18 Thu 2013 11:41
★【德】艾伯華著,王志超、武嬋譯《中國通史》(a)
★【德】艾伯華著,王志超、武嬋譯《中國通史》(a)
【原文】「蜀漢的政治規劃可謂構思精巧,深謀遠慮。作為首相,從山東來的諸葛亮推動著蜀漢的發展,因為劉備在公元226年便去世了,繼位的只是一個小孩。諸葛亮此後僅活了8年,於公元234年去世。」